• 索 引 号:370481/2022-00019
  • 主题分类:滕州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时间:2022年07月25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2年07月25日
  • 标  题: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108号建议办理情况(实施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 效力状态:有效

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108号建议办理情况(实施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市工信局深入贯彻落实“七个攻坚突破”工作要求,坚持“产业立市、工业强市”不动摇,牢固树立“抓工业必须抓技改”的理念,将技术改造作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主抓手,全力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技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全市技术改造工作呈现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2022年一季度,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8.7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累计完成16.8亿元。
   一是规划方向强引领。2021年,滕州出台“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及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支持政策措施,明确加强对技术改造扶持力度,新购置设备补助10%,新上工业机器人补助20%,重大技改项目贷款贴息补助50%,利用财政补助资金激发企业开展智能化技改。2022年,强力出台了《滕州市工业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实施方案》,明确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内生化“四个方向”,全力实施“百家企业智能化技改”等十大工程,力争五年内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实现全覆盖。
   二是优选项目重帮扶。今年初优选100个投资过千万元的技术改造项目,建立智能化绿色化技改项目库。实施市级领导、部门、镇街三级帮扶机制,强化节点倒逼,挂图作战,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活动。坚持“月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全面掌握项目建设进度,精准把握项目建设中存在问题和困难。严格落实“企呼政应、接诉即办”企业诉求解决机制,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化解技改项目要素保障瓶颈,与中国人民银行建立长效联络机制,推送42个项目24.7亿元融资需求,积极化解项目融资难题。
   三是组建联盟抓服务。依托滕州联通、华为(滕州)工业智能创新中心、滕迅自动化公司等16家省内外智能化技改服务商,成立滕州市智能化绿色化技改服务商联盟,开展入企业诊断、技术指导等服务活动,累计走访调研企业100余次,面向企业诊断并沟通解决方案50余家,达成合作意向20余项,取得良好效果。滕迅自动化公司开展入企诊断、技术指导等服务活动,目前与三合机械、大明科技等9家企业正在洽谈合作方案,为滕州中小机床企业研发的“桁架机器人”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全方位服务企业智能化技改。
   四是创新模式稳保障。设立枣庄市首家技改基金,优化基金运作流程,扩大基金规模,总规模由2亿元提高到5亿元,加大基金对技改项目的支持力度。目前大明科技公司、益康药业公司、富利森环保公司等8家公司列入第二批投资备选名单,雄狮装饰、三维重工等2家企业累计获得技改基金资金共计5800万元。举办滕州市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技改大会,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我市技改工作经验和成绩,我市与枣庄联通签订了“十四五”数字化转型战略合作协议,15个技改项目现场签约,鲁南化工“智能工厂+产业链延伸”等5个技改模式广泛推介,为广大企业技术改造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联系平台,持续推进建行“助保贷”,累计审批投放担保贷款36批次、199家、超7.6亿元;截至目前,累计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3家16笔担保额7229.89万元。
   五是争取政策谋发展。落实2022年山东省“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文件精神,山东雄狮建筑高档幕墙等6个重点技改项目列入省级“技改专项贷”项目库,瞄准枣庄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政策20条,加大组织申报力度,金晶脱硫脱硝系统技改等9个技改项目获批2022年枣庄市技改项目设备奖补和贷款贴息资金370.54万元。2021年以来,14个技改项目争取各级技改扶持资金4100余万元。积极指导企业引进人才开展项目合作,2021年以来1人成功入选工信部国家人才项目,1人享受枣庄柔性引才补贴,2人入选滕州英才,4人进入枣庄英才考察范围,同时完成了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和枣庄英才的岗位工作任务书签订、中期评估和期满验收。
   六是优化环境促转型。深化“放管服”改革,设立24小时全天候服务厅,开通企业服务“直通车”,打通便企服务“最后一公里”。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滕州拥有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家(全国唯一)、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5家、省重点支持国家“小巨人”企业公共服务平台1家、省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6家、省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6个。依托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先后举办讲座、讲堂、专家私聊下午茶等各类培训活动400余期,累计服务企业超5000家次。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紧紧抓住“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重大机遇,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坚定不移地抓好产业培育、项目推进、对上争取等各类工作,不断开创技改工作新局面。一是进一步培育主导产业。围绕“63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发挥中小数控机床、煤基精细化工两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的带动引领,以及12个产业发展平台的支撑作用,引导企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向平台聚集,推进工业经济集聚集群发展。二是进一步强化项目调度帮扶。贯彻落实枣庄“技改焕新行动”,围绕“智能化绿色化技改”工程,发挥市级领导和部门帮包企业机制作用,对项目建设出现中的困难、问题实行清单制管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切实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问题。三是进一步加强企业智能化改造。依托滕州企业技改服务商联盟,组织开展2-3次企业需求调研,摸清改造进度和问题。紧盯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加大改造投入,引进自智能生产线或整套机器人(手),提升企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确保全年打造10个以上的智能工厂或者数字化车间。四是进一步搭建人才创新平台。引导鼓励技改企业深化与高校院所产学研用合作,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共建“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特别是紧紧围绕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六大产业的“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发挥工信资源优势为校企合作牵好线、搭好桥、铺好路,牵头建设好更多的创新平台。五是进一步争取各级政策扶持。重点盯住省技改项目设备奖补、枣庄技改项目贷款贴息等奖补政策,组织企业提前谋划项目,完善手续,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扶持;充分发挥各级技改基金的杠杆作用,特别是用好滕州市技改基金,力争让更多工业企业享受技改政策红利。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