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1-00117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工信局
- 成文时间:2021年06月10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1年06月10日
- 标 题: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滕州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15505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壮大实体经济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滕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 效力状态:有效
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滕州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15505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壮大实体经济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滕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陈凡国委员:
您提出的《壮大实体经济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滕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案(155055号)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工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提案我单位领导非常重视,局党组做了重要批示,并召集有关部门及科室作了专题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市工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聚焦聚力“先把经济搞上去、集中精力强工业”,全面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积极构建“633”现代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各项运行指标高位开局,为夺取工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主要指标增幅创造了“新高度”。1-4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比枣庄市高2.3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1.2亿元,同比增长35.9%,实现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837.1%。
二是企业发展质效实现了“新突破”。1-4月,鲁南化工实现营业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2.2倍,今年有望率先突破百亿大关;腾达不锈钢、恒仁工贸等24家企业营业收入过亿元,盛隆化工、金晶玻璃等14家企业纳税额超千万元。
三是动能加速转换构筑了“新支撑”。制定出台了《滕州市技改基金管理办法》,建立了首批2亿元技改基金,引导工业企业加大技改投资。截止4月底,重点实施的“百项技改”工程项目中,兖矿鲁南化工30万吨/年己内酰胺项目等94个重点技改项目开工,8个项目已完工。中材锂电池隔膜项目(二期)等5个技改项目列入全省重点项目名单(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部分)。
四是“633”产业发展夯实了“新基础”。1-4,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两高”支柱产业集群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8.2亿元、84.5亿元;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6.3亿元、4.2亿元、6.5亿元、4.1亿元;煤电、建材、食品三大传统产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15.8亿元、38.3亿元。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打好主导产业培壮攻坚战。3月12日,牵头筹备召开了全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出台了《关于开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支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的政策措施》,吹响工业强市建设三年攻坚突破的冲锋号。开展高端化工产业大调研活动,完成《滕州高端化工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编制产业链图,明晰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梳理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主要配套企业和对接头部企业清单,全力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条。
(二)打好企业梯次培育攻坚战。一是实施“247”领航型企业培育计划。鼓励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扩大产能、开拓市场、兼并重组,综合运用“亩产效益”评价结果,加大政策资源要素倾斜力度。预计全年,鲁南化工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联泓新科超过50亿元,恒仁工贸、盛隆化工、联泓化学、新能凤凰等4家超20亿元。二是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1-4月,筛选上报山森数控、辛化硅胶等8家企业为国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潜力企业;组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益康药业申报中央财政专项奖补资金。目前,拥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瞪羚企业11家、专精特新企业19家。三是实施中小微企业提升计划。积极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目前,已制定2021年小升规工作计划,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力争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40家以上。112家企业进入全省优质中小企业成长帮扶系统,其中优质中小企业29家、小升规培育企业52家。
(三)打好传统产业转型攻坚战。一是加快推进百家平台科创。下发《关于做好2021年度工业设计相关工作的通知》,建立各级工业设计中心拟培育企业库,不断激发企业潜力。提升智能制造赋能水平,制定《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工作方案》,力争威达重工、鑫迪家居2家企业完成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组织推荐26个创新项目申报2021年度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二是加快推进百项企业技改。一季度,工业技改投资16.8亿元,同比增长25.3%;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5.3%。共有127个项目列入枣庄“双千”工程,其中已开工124个。制定并完善《滕州市技改基金管理办法》,设立了首批2亿元技改基金,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帮助技改项目破解融资难题,山森数控等4家企业进入首批支持意向。三是加快推进百企新兴培育。积极对22家纳入枣庄市“双30”重点培育企业,进行重点监测、跟踪服务。聚焦“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行动和企业家素质提升,制定企业家培训计划,组织金晶玻璃等60余家企业参加2021年枣庄企业家活动日。依托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平台举办线上线下培训活动,开通《人力资源规划五部曲》等课程,累计培训超6000人次。推荐联泓新科等25家次企业成功荣获枣庄、滕州两级市功勋企业、优秀企业荣誉称号。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是主要指标增长制约因素明显。今年化工行业产销形势很好,成为拉动滕州经济指标大幅增长的主力军。但是,化工行业,特别是鲁南化工、联泓新科等企业对煤炭压减政策和产品价格涨跌依赖性强,对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影响较大。
二是工业技改投资增长后劲不足。鲁南化工、尚品家居等大项目进入建设后期,新增纳统技改项目体量偏小,且去年全年基数较大,今年预计技改投资增幅难以保持高位增长。
三是高端化工产业项目难以落地。我省实施了严厉的用能总量控制制度,化工新项目落地所需能耗指标和环境容量非常紧张。尤其是化工行业多为煤化工项目,落地所需煤炭指标严重不足,缺口累计达1147.17万吨。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全力抓好“经济运行”,咬住“大攻坚”目标。加大对重点工业企业的监测分析,着力提升企业运营能力;进一步梳理技改项目,确保技改投资应统尽统;深入挖掘规下潜力企业,加大“小升规”培育力度,确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二是全力抓好“双招双引”,构筑“大产业”格局。聚焦“6+3”产业体系,深入推进与央企、世界500强合作,精准引进一批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项目。力争全年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元、250亿元、108亿元、12亿元、20亿元、12亿元。
三是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夯实“大项目”支撑。大力实施百项技改工程,进一步夯实重点技改项目储备库,加快正威华能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二期、鲁南化工己内酰胺和180万吨/年MTO及醇基新材料、联泓新科20万吨/年EVA一体化、北玻航天特种聚合物等落地重点项目建设,对项目实行全程“店小二”贴身服务,确保项目快建设、早达效。
四是全力抓好“载体升级”,筑牢“大园区”基础。按照省化工园区考核标准,从规划布局、公用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六个方面,督促指导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做好自评,确保顺利通过省级化工园区考核。
五是全力抓好“梯次培育”,突出“大企业”带动。大力实施领航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中小微企业提升计划,综合运用“亩产效益”评价结果,加大政策资源要素倾斜力度。力争全年新认定省级瞪羚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10家以上,力争在50亿元、100亿元领航链主企业培育上实现突破。
六是全力抓好“创新驱动”,发挥“大平台”作用。抓好北玻院产业转化基地、中科院中试基地等创新基地建设,促进更多高水平技术成果在滕州落地转化。加快制造业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变,全年新认定各级试点示范企业等不少于10家,完成两化融合评估诊断企业70家。
七是全力抓好“精准服务”,做好“大保障”文章。吃准吃透各级各类支持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发展扶持政策,做好上级政策的宣传解读与落实落地。强化对企业家精准培养,积极评选表彰优秀企业、突出贡献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在全市营造尊重、弘扬企业家精神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