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4-02203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发改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7月04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07月04日
- 标 题:2024年度滕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对滕州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01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4年度滕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对滕州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01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滕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按照全市强工兴产、工业倍增战略部署,围绕打造“两个健康”示范样板,在培育产业集群、壮大民营骨干企业、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扎实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功创建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今年,全市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11805户,其中新登记民营市场主体11773户;新增各类企业3596户,总数达到61251户,其中新发展民营企业3564户,总数达到59777户。
一、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中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针对今年枣庄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工业企业“8010”对标登高行动,滕州结合自身实际,选取了营收有望突破100亿元的企业5家、突破50亿元的5家、突破30亿元的5家和突破10亿元的25家,也就是“3525”进行重点培育,这40家骨干企业是发展的“领头羊”,也是“一企一策”培育帮促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1-4月新增“四上”企业191家,在库总数达到1629家,实现历史性突破。营收过10亿元民营工业企业达到7家。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8家、总数达到143家,威智医药成功创建滕州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腾达科技成为滕州第二家主板上市企业。举办机床产业暨新产品(上海)推介会,会上共签约项目12个。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和产业链关键企业的需求,邀请专家、业界权威等开展2024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辅导会等线下专题培训活动,服务企业130余次。市政府领导和各部门、各镇街深入企业和项目现场,了解企业诉求,解答企业疑问,解决企业问题。今年以来,共征询解决31家企业的62个问题或诉求,县级领导开展现场办公2次,帮助20家企业解决问题53个。
二、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印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信贷投放任务至各银行、各镇街,坚持“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压紧压实银行主体责任、镇街属地责任,“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快速发展。一季度,全市金融服务专员累计走访重点项目和规上工业企业461家次,对接率达到72%以上,达成融资意向16.57亿元。一季度累计发放专利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产品645笔7.86亿元。促进信贷合作降利减费,一季度累计办理无还本续贷、展期、借新还旧等业务313笔6.58亿元。开展金融辅导“十百千万”服务活动,成功融资58.38亿元,实现金融管家镇域全覆盖。截至4月末,全市已完成全部或部分放款项目34个,累计到位各类融资51.82亿元。此外,我市召开全市供应链金融政银企对接座谈会24场,参会企业315家次,打通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点、堵点,企业对接率达100%,解决融资需求32.15亿元;用好“企呼政应”“一企一策”工作平台,办理完结有金融诉求的企业38家,实现供需两端精准匹配、高效转化。
三、健全政府扶持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降低税率,税收减免和“反哺”,让企业省下更多资金投入到技术和产品研发及设备更新上,解决“负担重成本高”问题。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和财政补贴,确保本土中小微企业普惠性优惠落地生根。广泛开展《关于实施“强企、兴商、富民”工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滕州市加快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扶持政策》等惠企政策“四进”活动(进企业、进项目、进园区、进镇街),提高政策知晓率。结合“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先后开展中小企业政策宣讲、工业母机企业税收政策专题讲座、青年企业家新质生产力宣讲会等活动,真正让企业受益,提升我市民营企业竞争力。创新实施的企业注册登记“5021工作模式”实现企业开办2小时办结,获得山东省委改革办报道肯定,入选枣庄市“十大创新”改革典型案例。枣庄首家跨境电商产业园落户滕州,恩伟资本注资嘉诺电子,成为枣庄首例过亿美元外资股权并购项目。山东腾达特种钢丝科技有限公司、滕州市山东大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的13个项目入选2024年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第一批)。
(四)建立民营企业信息库,对企业用人进行政策资金补贴。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库,实行镇街主要领导帮包机制。目前,培育库内已有120家企业入库。广泛收集企业用工需求,启动实施民营企业服务月专场招聘,接续开展“人才夜市”“直播带岗”等各类特色招聘活动,今年已陆续举办各类招聘活动60余场,累计提供岗位1.96万个、吸引2.5万余人进场求职,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758人。围绕我市民营企业在高层次、高技能方面的人才需求,编制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并多渠道发布。今年以来,共为25家民营企业发布急需紧缺专业岗位73个,人才需求348人,先后引进海外人才13人,博士人才14人,其中全职博士2人。利用滕州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举办56场线上线下活动,惠及360家企业,服务人数470余人次。每年筛选10个以上原创性创新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今年集中力量抓好威智多肽偶联、威达高精度五轴卧加等11个科技项目技术攻关。持续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认定滕州市技术创新中心88家。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与中国科学院、西安交大、山东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稳定技术合作关系,选聘山东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3名高层次人才来我市挂职担任科技副总。加快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创新平台和山大滕州产业研究院建设,让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功落地滕州。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重点从以下三方面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加大调研力度,推动问题解决。充分发挥市委民营经济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的调度、督导作用,在与民营企业开展常态化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开展专题调研,全面掌握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状况,为推动惠企政策落实落细落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完善沟通机制,激发内在动力。积极搭建沟通“桥梁”,结合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信用评价、服务业发展等职能工作,主动上门送政策、送项目,积极为民营企业开展全方位的服务,以务实高效的行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强化服务保障,让民营企业更放心。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来抓,锚定“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全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各级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助力企业扩规提质、倍增发展。围绕“扶持、服务、解忧、增信”四项重点,建立“双向互动”的政企交流机制,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积极构建新时代新型“亲清”政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