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1-00082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城乡水务局
  • 成文时间:2021年08月05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1年08月05日
  • 标  题:2021年度滕州市城乡水务局关于对政协第十五届五次会议第155043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提升河湖生态景观功能,打造幸福美丽河湖的提案)
  • 效力状态:有效

2021年度滕州市城乡水务局关于对政协第十五届五次会议第155043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提升河湖生态景观功能,打造幸福美丽河湖的提案)

现将关于“提升河湖生态景观功能,打造幸福美丽河湖”提案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围绕全省“根治水患、防治干旱”大兴水利总目标,加快推进城乡涉水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去年以来,实施了“三河、七库、八坝”等5大类28项水利工程,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及管网退河上岸工程建设,城河白龙湾大桥至级西大桥段被评为省级美丽示范河湖,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市目前国控断面河道水质稳定达标。

(一)坚持系统治理,重点水利工程加快推进。一是实施两项重大防洪除涝工程。被列入国家172项重点水利工程、总投资2.2亿元的南四湖洼地治理工程,重建加固泵站13座,开挖小型河道26公里,湖东滞洪区修建防洪撤离道路58公里,极大提高了沿湖区域防洪除涝能力,在去年两次暴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实施河道闸坝建设实施了城河、郭河、界河43公里河道生态治理,以及8座闸坝、7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河道防洪标准提高至二十年一遇,蓄水量达220万方尤其是首次实施的刁庄、荆河、金城三座钢闸坝工程,形成了荆河21公里连续水面,打造了良好滨水环境。三是实施山水林田大会战河道治理工程。完成北沙河治理设计以及界河25公里河道治理工程,结合乡村振兴,高标准编制了《概念性规划》,加快推进生态文化廊道建设,出台了《河湖管理范围绿化指导意见》,指导各镇街河湖披绿,目前界河两岸已绿化堤防近50公里在鲍沟郭河南北支绿化10.3公里。同步实施马河水库北干渠向界河生态补水工程,筹备新建改造3处拦蓄工程(界河西李庄和孙庄、大坞苗庄),可新增蓄水10万方。“智慧河湖”与智慧水务建设同步推进,已编制实施方案,完成系统调度中心建设、平台设计、数据转换。四是实施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主要实施引水、泵站、工业供水、调蓄水库(墨子湖)四项工程,实现年调水7000万方,极大提高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调蓄水库已完成蓄水验收。鲁南化工园区己内酰胺项目安全供水工程全面启动。为统筹调配水资源,利用户主水库地表水,保障了东郭水泥厂技改项目用水需求。五是实施两河联通工程。铺设引水管道800米,在解放大桥西北侧,将荆河水引入小清河,解决小清河生态补水问题,实现小清河“源头活水来”。六是实施王林水库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清淤扩挖、闸门维修、污水管网改造,实现蓄水15万方,为保障下游国控断面水质达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省环保厅充分肯定。七是实施黑臭水体治理。对小清河(大同路桥至鲁班大道)2.83公里黑臭水体进行了系统治理,通过维修曝气增氧泵站、补水等措施,完成省“长制久清”评估验收。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业指导,研究推广恢复生态坑塘、生态改造就地回用、统一收集外运等9种模式,得到了省住建厅推广。八是实施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创建工程。编制了城河城区段(愚公桥至白龙湾大桥11公里)和十字河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创建方案,实施了荆河景观桥下1.2公里河道疏浚、岸线整洁,清理河道水草6700吨,栽植绿化苗木4800余株,积极推进荆河沿线龙泉广场和海上明月西侧颐和广场等区域节点打造,安装沿线警示标语70余处、视频监控5处;在十字河两岸,栽植绿化苗木8000余株,实施堤顶硬化6公里,在官庄橡胶坝上游打造湿地景观。

(三)坚持提质增效污水处理及排水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一是提质增效行动加快实施。结合去年两次大暴雨,坚持“以汛查险、循水治水”,完成排水管网改造30余公里,首次实施了荆河5.4公里管网退河上岸工程,新建智能截流井6座,有效解决污水管网渗漏、河水倒灌问题。同步实施北部区域5.5公里管网改造工程,对邾城路等重点积水部位进行改造,全面提升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和防洪排水能力。首次探索应用的北辛干渠智能雨污分流技术被省环保厅推广。三污南线、北线6公里老旧管网及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已完成设计。二是污水处理项目加快推进。设计日处理能力6万方的第四污水厂全面开工,以BOT模式成立了北控汇通水质净化公司,厂区及29公里污水管网建设正加快实施,年内完成主体工程。一污、三污技术改造全面启动,进一步提高进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标准。三是“共享蓝管”经验持续推广应用。按照“清水入河、污水入管”的原则,人民医院新院等7处“共享蓝管”工程,基坑降水最高每天给河道注入2.3万立方米的干净地下水,年节约污水处理费1200多万元。同时将基坑水回用于市政园林绿化,实现综合利用。共享蓝管基坑排水经验在全省推广,《人民日报客户端》《大众日报》进行专题报道。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为进一步巩固全市河湖清违清障成果,着力提高河湖管理保护水平,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改善河湖水生态水环境,切实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按照省、市第7号总河长令安排部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开展全市河湖水安全水污染水生态水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聚焦全市水安全隐患、河湖水质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态损害等情况,建立问题整治台账,明确整治责任主体和工作时限。同时进一步压实各级河长湖长职责,按照水利部印发的河长湖长履职规范要求,督促河湖长巡河发现并解决涉河湖问题。

二是加快实施年度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界河生态文化廊道、第四污水处理厂、移民扶持等工程,特别抓好列入政府惠民实事的东沙河水厂、供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强化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控制,确保高质量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

三是统筹推进“十四五”项目。按照山水林田大会战的要求,陆续实施北沙河上游段、郭河上游段及南支、十字河等17条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生态系统治理,推进城河-郭河、马河水库-界河等河库湖联通工程,建立生态水网体系。推进智慧水务建设,形成覆盖河湖、水利工程、供排水、污水处理、防汛于一体的信息平台,提高治水管水信息化水平。

四是建设美丽幸福河湖。开展3座水库、27座闸坝安全鉴定,全面推行标准化建设,建立水利工程安全运行长效管护机制。深入推进河湖长制,督促各级河长定期巡河,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常态化,加快创建省级美丽示范河湖,着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水生态环境。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