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枣庄大地上,不同领域的企业正以产业发展为纽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生产经营的每一环,通过岗位共享、技能共学、文化共融,让各民族群众在携手奋斗中凝聚共识,在共同发展中走向富裕,走出了一条“企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的特色路径。
尚品本色智能家居有限公司作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始终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我们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家居定制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现代化科技型企业,现有员工1200余人,少数民族员工128人。近年来,公司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家人、家事、家品、家业’汇聚起企业发展‘五湖四海’之力。”公司行政总经理刘亚洲的这番话,道出了企业推动民族团结的核心理念。
在尚品本色的生产车间里,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等民族的员工并肩作业,蒙古族技师呼日沙带领的工作室更是成为各族员工的“暖心阵地”——35名成员为各族员工提供法律援助、技能培训、心理疏导,今年已化解员工难题80余件。回族员工张辉曾因孩子突发重病陷入困境,公司董事长带头捐款,各族同事三天内筹集10余万元善款,让他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每到传统节日,企业还会组织各族员工共包粽子、同庆中秋,在文化互动中增进情感认同。不仅如此,企业还积极参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在新疆伊犁、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开设门店180余家,设计蒙古包门、民族风格酒柜等10余种特需产品,年产值超4000万元,带动边疆1500余名各族群众就业,还连续10年向四川大凉山、内蒙古偏远地区捐款捐物300余万元,助力民族地区儿童成长。
从智能家居的现代化车间,到豆制品加工的产业园区,枣庄企业促进民族团结的脚步遍布不同领域。在山亭区城头镇,被誉为“中国豆制品第一镇”的产业集群,正以小小的“豆粒”串联起各民族共富之路。
“去年当地政府成立豆制品产业孵化基地,融合了50多家企业共同创业,现在产品远销内蒙古、新疆等民族地区。”城头镇豆制品产业孵化基地城礼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曹海洋介绍道。作为拥有40余年发展历史的特色产业,城头镇豆制品从最初的“人造肉”小作坊,已成长为涵盖豆油、豆面、休闲食品、加工机械的完整产业链,带动1.2万名各族群众就业。
为帮助企业从“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型,当地设立豆制品产业商标品牌指导站,目前有效注册商标达786件;基地开展“十百千”创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各族群众3890余人次,让商户共享技术成果。不仅如此,城头镇还与西部地区深化合作,建立20万亩跨省大豆基地,保障原料供应的同时带动西部2700余名各族群众就业,每年通过豆制品及设备贸易实现销售额超15亿元,举办豆制品美食节、“湿地观光+豆制品DIY”等活动,让各族游客在品味豆香中增进文化认同。
无论是尚品本色以“家文化”凝聚各族员工,还是城头镇豆制品产业以“产业链”联结边疆民族地区,枣庄的企业始终将民族团结作为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车间里的互助协作,到市场上的携手共赢,从文化活动中的情感交融,到公益行动里的守望相助,让各族群众在共同奋斗中增强“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坚实的产业力量。
(记者 王正 实习生 田家昊)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