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抱犊崮山区的红色纪念地到大运河畔的英雄故里,从蓬勃发展的红色服务基地到日新月异的红色乡村,一幅“红色铸魂、绿色发展、生态宜居”的老区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这背后,凝聚着枣庄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简称“市老促会”)全体理事与工作人员的心血与担当。他们甘当老区建设的志愿者、奉献者,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推进老区振兴,为老区人民实现“两个更好”目标不懈奋斗。
政治引领为先导,队伍建设打基础
市老促会自2019年10月成立以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枣庄老区的殷切嘱托,锚定“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老区”目标,工作上在全国找坐标,在全省找榜样,在枣庄找位置。在一年内全部完成了老促会的组建并开展工作,实现全市一片红,走在全省前列。
市区两级老促会将提高政治站位作为推动老区发展的“动力源”,全体人员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红色研学足迹遍布太行山、大别山、沂蒙山等革命老区,创作团队走进河南新县、湖北红安、安徽金寨,在实地感悟中激活创作灵感,为红色文学创作注入鲜活力量;沂蒙精神的传承融入日常,市老促会始终用红色文化武装头脑,推动红色资源转化为老区发展的“精神富矿”,让红色血脉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的生机。
调查研究找依据,创新发展谋思路
调研是破解老区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市老促会深入乡镇村落、红色遗址,摸清实情、找准对策。2023年的大调研,半年召开座谈会60多场次,发出问卷2000多份。刘宗启会长亲自执笔撰写了20000多字的调研报告,分析枣庄老区情况,提出问题和建议,上报市委、市政府和省老促会等机关单位,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时任市委书记两次做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并责成相关部门抓好对“建议”的落实。
市老促会在全市开展十大红色乡镇、十大红色服务基地,一百个红色村居,一百个产业群体(合作组织)的“双十双百”工程建设,是经过市委、市政府批准后施行的。市区两级齐抓共管,收到良好效果,经过三年的努力,评审验收,市会认定了25个红色镇街、14个红色服务基地、102个红色村(居)、86个产业群体、20个帮扶先进单位,并受到表彰,颁发了荣誉牌匾。同时还厚植红色文化,引导培育了10个红色图书室、10个红色博物馆并给予认定颁牌。帮扶工作走深走实,是老区巩固脱贫成果、迈向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市老促会创新推出“百企帮百村”行动,选定百个红色村与企业结对,在产业扶持、就业帮扶、技能培训等方面精准发力,实施“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广泛推广,数千家新型农业经济主体联动万家农户,激活老区经济发展新动能;“电商帮扶、科技帮扶、项目带动”等举措并行,招商引资项目百亿落地,为老区发展注入强劲外力。
红色基因重传承,培根铸魂提素质
红色文化是老区的“根”与“魂”。市老促会深耕红色文化挖掘与传承,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编纂出版了《枣庄红色记忆》《枣庄老区经济》两本书共120万字,以此向党的百岁生日献礼。2022年又完成了《枣庄革命老区发展史》丛书的出版发行,全套七卷,共400多万字。为迎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又组织开展了大型红色纪实小说的创作,《国民书店》《鲁南战役》《沙沟受降》《运河儿女》《鲁南硝烟》五部红色纪实小说,约230万字,于2024年9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填补了枣庄红色文学领域的多项空白,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生动素材。
两级老促会对红色遗迹保护更是不遗余力:薛城“沙沟日军受降地”纪念碑矗立,抗日纪念场馆立项待建;峄城“鲁南战役纪念馆”基本建成,再现陈毅、粟裕指挥作战的辉煌历史;山亭八路军一一五师纪念地提升工程稳步推进,打造红色旅游新地标;台儿庄运河支队纪念园建设加速,史料展馆对外开放,影视作品筹备工作有序开展;滕州“国民书店”重建工作积极推进,即将成为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查史寻据争取支持,纳入沂蒙革命老区
枣庄是典型的革命老区,从民主主义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可靠革命根据地。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对革命老区的认定上,由于行政区划的几次变动等原因,未能将枣庄纳入沂蒙革命老区范围。市老促会自成立之日起,就紧紧抓住申报枣庄全域性革命老区不放。搞调研、寻依据、查史实、作论证、提申请、打报告,共形成近二十份材料,上报中国老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省、市相关单位和部门。刘宗启会长亲自带队两次进京汇报争取,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1年11月,市老促会向省、市呈报了《关于将枣庄列入沂蒙革命老区的请示》,列出了应将枣庄全域纳入沂蒙革命老区的三个依据:一是从地理依据看,枣庄抱犊崮是沂蒙七十二崮之首,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抱犊崮开创了鲁南(沂蒙)革命根据地,这里当时被称为“山东小延安”。二是从革命红史看,枣庄牺牲人数多,革命贡献大,在此发生了五大战役、产生了五大革命力量。三是从史料文献看,在八路军鲁南抗日根据地区划分上,当时的峄县、滕县,全被列入鲁南战区范围。事实充分证明,枣庄市属于沂蒙革命老区的范围。
市老促会的请示和报告,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山东省老促会2024年12月2日,中国老促会2024年12月16日,相继发文认定枣庄市属沂蒙革命老区,送国家相关九部委和山东省政府。中国老促会的领导同志说:“把枣庄纳入革命老区,理所应当。”省、市相关领导也作出批示,时任市委书记张宏伟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向人代会提交了《关于支持枣庄享受国家对革命老区优惠政策的建议》,得到了中央相关部门的重视,国家发展改革委经商九部委和山东省政府后,以“发改建议[2023]687号”文回复人大代表:“并将谋划在‘十五五’工作时,统筹研究枣庄市纳入沂蒙革命老区规划范围事宜”。市老促会于2024年5月又作了《再请示》,并专门到京呈报相关部门。相关领导同志表示,一定力促成功,让枣庄老区享受到国家支持革命老区(1+N+X)扶持政策体系。
如今的枣庄革命老区,红色底蕴更加深厚,绿色生态发展步伐更加稳健,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市老促会将继续以“功成不必在我,老区振兴有我”的担当,深耕红色沃土,聚焦老区需求,在推动老区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努力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加美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