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枣庄信息

用“教育家精神”点燃希望之光 ——我市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纪实

时间:2025-08-14 来源:枣庄日报

“越是深入学习,越体会到‘教育家精神’需要用一生去践行与深化。以后,我会以教育路上的‘学生’姿态,永葆初心,继续前行。”近日,在华南师范大学参加“齐鲁教育名家”研修活动后,市实验小学校长于伟利写下了这句话。

在鲁南大地,还有不少像于伟利一样的校长和名师,她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以“教育家精神”守候着校园,守护着师生,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始终坚持“教者从优”理念,做到优先谋划、优先保障、优先满足,我市教师队伍配置趋于合理、学历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待遇明显改善,打造出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实支撑。

加强师德建设 打好师德底色

“在古代,教书这一职业被人称之为‘先生’。做‘先生’,首先要是一个大写的人。”在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光明看来,教育家精神是中国教师群体铸造的宝贵智慧成果,内涵深刻、意蕴丰厚,是新时代中国教师的精神灯塔,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价值坐标。

基于这一认识,我市始终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等首要要求。先后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全市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构建全链条师德素养培训体系,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汇聚起教育的磅礴力量。组织开展了“教育家精神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将教育家精神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内容。面向教育局机关干部、校长和骨干教师,先后组织了66期“枣庄教育大讲堂”,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举办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陆繁伟、“齐鲁最美教师”孟凡芹等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通过让他们讲述自己对“师德”二字的理解,以典型树德的方式激励更多的教师共同成长。

此外,我市还不断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组织教师重点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系列文件,并将教育部公开曝光的典型案例作为防范警示线,让每一位教师知准则、守底线,发扬教育家精神,为建设教育强市贡献更多力量。

这一系列“动作”,带来的变化是全市教师队伍呈现出爱岗敬业、崇德尚美的崭新风貌。

2013年,时任滕州市鲍沟镇教育团委书记的张敬文,当看到当地一些留守女孩存在成绩不佳、兴趣志向模糊等问题时,决定启动“美丽女孩精准帮扶行动”。十余年来,她千方百计筹措帮扶资金80余万元,让3000余名农村留守女孩受益,点亮了农村女孩的希望之光。

“爱,是教育的灵魂。作为教师,不仅需要我们教给学生知识,更需要我们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浇灌每一个学生,那样才不愧为‘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先生’。”张敬文表示。

扩充队伍 选配优质师资力量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

为此,我市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兴市战略,积极扩充教师队伍人员补充通道,建立了事业单位统一的公开招聘、学校自主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选聘公费师范毕业生、域外选拔优秀教师和教育优选人才、招聘“三支一扶”支教教师等“1+N”多元化教师补充机制。

“三年来,我市共招聘教师5406名,并通过争取扩大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范围引才38名,有效缓解了中小学教师结构性问题。”副局长朱卫告诉记者,他们创新“互联网+教师教育”模式,实施“名师名校长领航计划”,争取五年内培养100名教育家型教师。

与此同时,我市实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在枣庄“三名”(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骨干教师等评选工作中,针对乡村教师实行计划单列,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新任教师、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参与交流轮岗,获得更多的成长空间。

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到成长为一名“山东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枣庄市骨干教师”和山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二等奖获得者,峄城区底阁镇朱官庄小学教师刘敏只用了11年时间。如今,她仍然继续坚守在农村任教。

“其实,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很难。不过,通过外出培训能被那么多具有教育家精神的名师‘点燃’,真的是非常幸运。”刘敏说,是“教育家精神”点燃了她,让自己能坚守乡村讲台,为振兴乡村教育贡献力量。

在落实教师职业幸福感上,我市通过教师职称岗位分级聘任、提高班主任津贴标准、改善乡村教师食宿条件、提高教师体检标准等,建立起一系列教师激励机制。

2024年,我市共表扬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637名,比往年增加了196名,以实际行动提升教师待遇。再如,在改善乡村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上,实施了“教师周转宿舍房”建设项目工程,近年来共投资9000万元,新建、改扩建周转宿舍800余套,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全力保障乡村教师“教有所居”。

“学校提供的周转房别致温馨,各样生活必备物品齐全,而且还不用交租金。”省属公费师范生王丽激动地说,生活上没有了后顾之忧,自己一定要努力工作,教好学生。

人才领航 提供事业发展新动能

一花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近年来,我市聚焦中小学教师发展,围绕“教育领军人才培养”目标,实施“领航校园长能力提升行动”、校长后备人选专项培养工程、实施校长牵引工程和教育名家牵引培养工程,通过建立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联盟,锻造一批引领全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名家。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通过培训、科研得到快速成长,为自己的从教进阶路加上了高质量“砝码”。

全国模范教师、齐鲁教育名家工程培育人选,枣庄市实验幼儿园副园长武淑静;齐鲁名师、齐鲁教育名家工程培育人选,枣庄三中级部主任王慧等,都是这样一步步走上来的。目前,她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示范、引领、创新、共享”作用,通过组织教学研讨、沙龙研讨、课题研究等系列主题活动,为培养造就一支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名师队伍不断努力,引导教师做有温度、有情怀的教育人。

“好老师不仅要自身专业技能过硬,更要带动其他教师‘升级’。”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首批“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成员、教育部“国培计划”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工作室主持人于伟利介绍,她的“国家级名师工作室”已在全国设立基地学校17所,已培养出5名特级教师、7名齐鲁名师、30余名省级名师、名班主任。

在校长后备人选专项培养工程上,我市从2021年开始,打破县域内校长由区域内组织选拔的惯例,实现了全市副县级学校校长由市委组织部和市教育局统筹,并实行竞争性选拔机制。

据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周楠介绍,像枣庄十八中等2所高中学校校长都是全市调配。今年,他们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计划在全市拿出10所学校校长岗位,面向市、区(市)学校中层以上干部进行竞争性选拔。

“在鲁南大地,还有很多优秀教师以‘教育家精神’守候着校园,守护着师生,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提及“下一步教育家”未来的培养发展目标,王光明表示:让越来越多的教师成长为“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大先生,推动枣庄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是他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