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枣庄信息

红樱桃“火”山乡——山亭第一书记“组团服务”助振兴侧记

时间:2025-05-12 来源:枣庄日报

暮春时节,山亭区水泉镇樱桃谷的设施大棚内,一串串通红透亮的樱桃如红宝石般缀满枝头,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清甜的果香。自4月中旬以来,这里就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您看这‘美早’樱桃,果大核小、色泽透亮,比露天樱桃早成熟一个多月呢!”游客王涵拎着刚采摘的鲜果赞不绝口。省派第一书记孙星边指导村民疏果边说:“去年我们新建了4座钢结构大棚,眼下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一个棚就能给村里一年带来2万多元的收入。”这正是樱桃谷片区以党建引领“组团发展”、撬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水泉镇樱桃谷片区涵盖棠棣峪、下龙庄、上龙庄、袁庄4个行政村,虽以火樱桃种植为主导产业,却长期存在“各村为政、资源分散”的局面。枣庄学院四位驻村第一书记到任后,以“选好领建村、配强领头雁、育优主产业”为突破口,成立片区联合小组,创新“党员联培、产业联谋、村事联议、问题联解”的“四联”机制,推动4个帮扶村“跨村联建”,从“各自为政”走向“抱团共赢”。

走进“火樱桃产业示范园”,只见四座崭新的钢结构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我们利用60万元省派第一书记资金,加上吸纳社会资金共建的。”第一书记孙星介绍,“经过多次碰头商议,我们四个村组建了火樱桃种植合作社联合社,大力推行‘六统一’管理模式,邀请专家团队驻点指导。”片区不仅在种植端“提质”,更在产业链上“延链”,投资465万元的果品分拣加工与储藏项目即将竣工,3200吨冷库建成后可实现樱桃错峰销售,预计每年能给各村集体带来30余万元收入。

这样,在樱桃谷片区,4位省派第一书记化身“振兴合伙人”各展所长,共助振兴。第一书记陈超发挥高校资源优势,邀请枣庄市立新小学教师团队到水泉镇兴国希望小学开展送课活动;第一书记孙中青组织开展“写福字、送春联”“健康讲座进驿站,义诊活动暖人心”等志愿者服务活动;第一书记刘明引进“农光互补”项目,在光伏板下试种酸枣树,探索“一地双收”新路径;孙星牵头制定“村民信用管理体系”,通过积分兑换激发起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我们既是‘驻村干部’,更是‘振兴合伙人’。”片区小组长刘明表示,通过跨村联建、组团服务,“组织强、产业兴、村民富”的蓝图正在水泉镇樱桃谷片区变成现实。

第一书记陈超接着介绍,产业融合也催生出多元业态。下龙庄村依托“中国火樱桃书画实践基地”,将采摘游与艺术体验结合,春季游客量同比增长30%;上龙庄村积极推动“龙庄大集”的升级改造,着力将其打造成为片区樱桃集散中心;棠棣峪村“暖心食堂”、袁庄村“爱心课堂”等民生项目同步推进,让村民在产业发展中共享红利。“过去卖樱桃仅靠外来商贩,现在合作社帮我们对接电商平台、物流企业,顺丰、京东直接驻村设点,樱桃当天采摘当天就能发出去。”袁庄村果农袁洪龙高兴地算起增收账,“一亩地能比去年多挣4万多元呢!”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人民群众的期望。我们跟随第一书记们走在袁庄村新硬化的生产路上,村民袁洪久老远就竖起大拇指。“以前这条路坑洼不平,夜里出门得打手电筒,现在路灯亮堂、水泥路直通地头,干活省心多了!”去年以来,片区统筹160万元第一书记资金,同步撬动各类帮扶资金488万元,完成道路硬化1.8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00余盏、新建蓄水池3座、铺设灌溉管网1200米,彻底解决了帮扶村“行路难”“灌溉难”问题。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