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至浓,夏日正盛。为进一步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质效,丰富辖区居民暑期生活,连日来,龙泉街道各社区广泛组织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过暑假”主题活动,以优质文化供给和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暑期文明实践活动,点亮居民暑期生活,让暑期生活有“趣”处、“有趣”过。


非遗“新”传承 文化建设“添把火”
仲夏时节,文明“味”更浓。面塑手工体验、北辛土陶制作、油纸伞彩绘……一场场独具特色的非遗课堂正在龙泉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近年来,龙泉街道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文明实践的相融互促,围绕非遗阵地建设、非遗特色课程打造、非遗人才资源链接,通过各方破壁共融,同向共力,激发非遗传承的活力,萌生非遗创新的动力。“暑期,我们针对学生群体,还特别推出了书法、面塑、剪纸等,让居民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弘道社区党委书记王彦峰介绍到。
值得一提的是,暑假期间,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创新“非遗传承创新+社区微业”“非遗传承保护+为小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活动模式,链接社区家长学校、青年夜校等资源,开展系列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不断丰富居民的暑期生活。


假期好“趣”处 文明实践“聚人气”
暑假期间,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摇身一变成为家门口的乐园,组织开展公益性、符合孩子们身心发展特点的文明实践活动,包括科普拓展、课外阅读、文体活动、手工实验、心理辅导、益智游戏、“小手拉大手”、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安全健康、作业辅导等内容,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减轻家长负担,促进文明城市和谐共建。
自暑假开始以来,荆泉北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青少年暑期“暖心课堂”人气爆满。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化身“老师”,辅导、陪伴着邻家小学生,给他们讲解假期作业、阅读童话故事,相伴学习,共同成长。“滕爱有家 相伴成长”家庭教育智慧课堂在各社区巡回举办,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轮流授课,为辖区居民呈上一道家门口的家庭教育大餐。


夏日有“凉”方 幸福生活“新活力”
龙泉街道精准对接群众夏日需求,统筹力量开展各类便民活动,推动文明实践提质增效,让文明更有温度,以实践传递“凉”方,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进入暑假,不少家庭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纳凉避暑、充电学习。“孩子在家做作业总是心不在焉,在这里更专心。冷气开放、饮水供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便利多多。”居民感激地说,“自己要去买菜时,志愿者还能帮忙看一下孩子,服务真的很贴心。”
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伤可用药,外卖小哥、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常客。“现在每天差不多有两百余人次,有过来学习的,也有过来专门纳凉的,白天、晚上都有。”万达商圈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志愿者介绍说,考虑到暑期来访人员增多的情况,已增加志愿者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维护场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