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镇街动态

龙泉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面向老人青年新新群体打造“食堂”“夜校”“24H小屋”

时间:2024-04-02 来源:

  中午饭点未到,龙泉苑社区食堂取餐的队伍已经排到大门口。这处原本定位是“老年食堂”的公共餐厅,现在每天排队的人中近一半是年轻人。在万达广场边的善城新港湾,几名年轻人在玻璃房子内读书、办公。到了晚上,这里又会成为青年们聚集的夜校。而在善城新港湾500米外的24H美德信用小屋,外卖小哥、代驾员正在此充电、歇脚、等待顾客。

  眼下,“食堂”“夜校”“24H小屋”在龙泉已成为热词。广大群众在这些地方,得以品尝烟火气的滋味,体会动手动脑的乐趣以及享受为忙碌辛苦的工作带来的便利和助力。
  “工作日中午12点后,年轻人来吃饭的更多。”龙泉苑片区综合党委书记王君介绍。一名独自居住在附近的年轻人告诉记者,她平时不开火做饭,外卖很多都是预制菜,价格也越来越高,自从附近开设了这家食堂,她每天都过来排队吃饭。
  近一段时间,吃饭的人数大幅增加。王君书记说,“3·15”消费者权益日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让大家“很焦虑”。社区食堂不能包办年轻人的用餐需求,但是让年轻人多了一个选择。
  年轻人多了,老年人会烦吗?王君书记表示,这倒不用担心,年轻人给食堂带来青春气息,社区食堂运营以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四分之一,年轻人占一半,都在食堂接待能力之内。
  善城新港湾夜校也并不像传统学校那样拥挤喧闹,实木桌椅板凳与咖啡馆类似,并通过间隔设计,错落分区,相对独立的外侧则设计成“读书角”。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龙泉居民在夜校打开不一样的“夜生活”模式。在最近的一期夜校课程,他们体验了非洲鼓课程。
夜校“先行班”开设了包括“红帆领航”“童心同长”“巾帼芳华”“心存智慧 永远年轻”“红心联动 共筑繁荣”“滕爱有家·相伴成长”六大系列课程,其中瑜伽舞蹈、太极八段锦、面塑剪纸、亲子阅读以及美妆、短视频剪辑成为呼声最高的热门课程。
  万达商圈是年轻人打卡的热门商圈,因夜校频频“出圈”。夜校不仅让年轻人得到兴趣拓展,也提升了他们参与城市发展的热情。
  龙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蔡大旗表示,辖区青年团员多,但在过去的各类活动中,团员参与度较低、对城市的归属感较弱,而通过夜校平台,实现了青年与夜校“双向奔赴”:学员争当授课老师,还有学员申请成为社区志愿者,参与文明劝导、助老护幼等公益活动。
  曾几何时,“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是困扰广大户外从业者的一大顽疾。现如今,龙泉街道一个个建在沿街社区、园区楼宇里的红领驿站,成了全市户外从业者最爱去的地方,在“转角”即到的一方天地里歇歇脚、喝喝水、取取暖……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与获得感正与日俱增。
  荆泉北路社区的24小时美德信用小屋,就在临街的一个小屋内,让外卖小哥、代驾员等户外工作者有休息场所。房屋内空调、插座、饮水机、沙发长椅等设施齐全,有人在此小憩,有人在看手机享受片刻的清闲。一位19岁的外卖小哥表示,社区提供的落脚之处,让他感觉很温暖。
  “我们平时穿梭大街小巷,活动范围广,对社区又熟悉,成为‘流动网格员’让我们把自己的优势也利用到社区治理中,给居民做点事,很有意义。”外卖小哥对自己的新身份感到自豪。这是荆泉北路社区立足新就业群体职业特点,诚邀外卖小哥加入社区基层治理队伍,并赋予“流动网格员”身份,通过外卖连城,帮助社区网格员开展治理工作,促进新就业群体由“治理对象”向“治理主体”转变。
  为感谢外卖小哥的辛苦付出,龙泉街道也经常为小哥们送上体检卡、饼干等慰问品。小哥们表示,常常参加街道和社区开展的“暖蜂”活动,能感受到组织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现在他们能帮助社区做点事,心里很高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