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国家体育总局传来喜讯,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被授予“2021-2024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这一荣誉的背后,是我市深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倾力打造“健康滕州、体育先行”工作品牌,推动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实践。
健身设施广覆盖,15分钟健身圈触手可及
“以前想健身得跑老远,现在出门几分钟就能找到健身场地,太方便了!”家住龙泉街道的市民王女士笑着说。如今在滕州,像王女士这样感受到健身便利的市民越来越多。为建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我市全力打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主动仗,编制《滕州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在城区及镇村大幅增加体育场地设施布局。
荆河公园、北辛植物园等公园完成改造提升,荆泉公园、铁西公园等新公园游园和口袋公园相继建成,都配套建设了运动场地、健身步道和体育器材。通过“对上争取一批、财政采购一批、镇街自建一批”的方式,我市每年完成100个以上村居健身器材更新。市体育中心更是常年坚持早5:00至晚9:00免费开放,夏季晚上还延长开放1小时,成为服务群众健身的“第一窗口”。
截至目前,全市各类体育场地已发展到2974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7平方米,城乡社区基本建成“15分钟健身圈”,全民健身的可及性、便利性、科学性显著提高。
体育赛事高密度,全民健身热潮涌动城乡
“周末不宅家,去看‘镇 BA’!”如今在滕州洪绪镇,这句口头禅广为流传。近年来,我市围绕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体育赛事体系,织密各层级体育赛事网络,每年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超过600场次,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体育的魅力。
在市级层面,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运动会涵盖足球、篮球、乒乓球等20余个比赛项目,成为市民期盼的体育盛会;在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运动会蓬勃开展,市体育中心无偿提供赛事组织、场地、器材、裁判等全套服务,极大提升了广大职工的参与度;在镇村层面,各镇街因地制宜举办徒步、登山、广场舞等赛事,培育出龙泉街道“镇超”、洪绪镇“镇BA”等一批接地气的乡土赛事品牌。
同时,我市持续开展“悦跑星期六、健康新滕州”路跑活动,10余支固定队伍每周六在荆河公园、龙泉广场等点位同步开展活动,引领更多人加入健身行列。目前,全市全民健身站点发展到1436个,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7065人,群众性全民健身活动已融入普通大众生活,让全民健身从国家战略落地为老百姓家门口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民生福利。
赛事经济成亮点,体育消费焕发新活力
一场场精彩赛事,不仅点燃了市民的健身热情,更催生出蓬勃的“赛事经济”。我市围绕促进体育消费提质扩容,持续扩大体育产业在文化旅游、商贸流通、乡村振兴等领域的贡献度,让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
今年以来,我市加大高品质赛事供给,积极策划“好运山东·沿运河城市”系列融合性赛事,成功引进承办国家级、省级赛事18场次,其中世界青少年联合运动会中国区小篮球选拔赛等3项赛事入选“山东省重大赛事”。赛事期间,我市对接旅游景区落实“跟着赛事游齐鲁”免首道门票等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参赛选手和游客前来。
此外,我市大力推进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在红荷湿地景区举办健身操舞比赛、环微山湖骑行比赛,在龙山龙湖景区举办自行车邀请赛、机车文化节,在万达广场举办搏击精英赛、武术运动联赛等,为景区商超集聚了人气、拉动了消费。在体育消费业态方面,红荷湿地高空漂流、莲青山滑雪漂流、龙湖月色水上运动等户外休闲项目蓬勃发展,其中莲青山滑雪场获评“2025年山东省冰雪运动目的地”,红荷湿地户外运动基地入选“2025年山东省国庆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推动我市体育消费实现快速增长。
“下一步,我们将以‘国优’为新起点,锚定‘体育强市’建设目标,聚力抓好织密全民健身赛事网络、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健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推进体育消费提质扩容、提升体育场馆开放水平‘五项攻坚突破任务’,奋力开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中华善城、现代滕州’贡献更多体育力量。”对于未来发展,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丁涛信心满怀。
(甘甜 报道)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