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积极抢抓山东省支持枣庄集聚发展锂电产业的重大机遇,把握枣庄作为山东省定位的重要储能产业基地这一良好契机,融入枣庄锂电和新能源产业“全链条覆盖、全区域布局、全周期服务”的发展大局,坚持错位发展,利用化工、玻璃等产业的禀赋特质来打造区域特色,深入挖掘自身产业根基优势与锂电新能源产业的战略契合点,聚焦锂电隔膜和电解液产业发展,打造了以“锂电核心材料生产制造+特色研发”为核心的锂电产业高地,构建“新型储能+光伏钙钛矿”新能源产业新格局。
目前,全市形成了以锂电池隔膜、电池级电解液、锂电池储能为引领,以复合新材料产业为支撑,空气能、地源热泵、智能充电桩制造、综合能源站、新型储能、锂电池回收等新能源产业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链上企业量质并举,形成以中材锂膜和中科蓝天为代表的锂电和新能源企业48家,锂电相关企业2家、新能源相关企业46家,包括光伏发电企业28家、太阳能光热装备制造企业5家、空气能装备制造企业3家、生物质发电企业3家、其他类型新能源企业7家。新能源开发方面,截至目前,全市非化石能源装机总量为1678兆瓦,已建成并网的大型储能电站有两个。
为促进锂电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我市千方百计破解产业发展制约要素,特别是在人力资源方面,针对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积极帮助中材锂膜、山东依莱特硅业、国源时代等企业联系对接科研院所,搭建人才供给平台,推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同时,创新“三卡一码·纪企直通车”机制,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实行条块结合、市镇联动、提级办理。深入推进“一企一策”培育帮促,为每一家锂电企业建立发展培育档案、制定扩规提质培育计划、委派政企对接帮扶专员,有效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宽松环境。
(刘林昊 报道)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