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就业人才中心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第一要务,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基本盘,全力构建岗位供给更加充分、群体就业更加公平、服务保障更加完善的高质量充分就业体系。上半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0.73万人,我市成功入选山东省高质量充分就业县建设单位。
聚焦“准”字施策,靶向助力重点群体就业,拓展多元招聘渠道。以“榴枣归乡”“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等线上线下活动为依托,通过“直播带岗”“访企拓岗”等形式,搭建企业和求职者零距离双向交流平台,累计开展各类招聘活动42场,1260余家次用人单位累计提供1.8万余个岗位。强化青年就业服务,落实青年就业见习政策,打造青年见习基地79家,截至目前实有在岗见习人数481人。组织企业前往枣庄学院、枣庄职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参加“高校人才直通车”招聘活动5场,今年吸引4350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来滕就业创业。打造就近就业模式,实施“社区微业”行动,聚焦直播电商、家政服务、康养托育等新型业态,以社区为单元,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精准开展就业创业微服务,今年已帮助55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强化“带”字赋能,多元拓宽就业创业渠道。该中心加大贷款扶持力度,积极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流程,提高贷款额度。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330万元,带动就业1200人,有效缓解了创业者的资金压力。全面提升培训资源质量,由经办银行向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开发布之日(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相关贷款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贷款资金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等。
贴息标准方面,实施方案明确,对于经办银行向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相关贷款包括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贷款以及用于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的流动资金贷款。
根据实施方案,中央财政给予贴息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符合条件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可向所在地相关经办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办银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审批贷款申请,自主决策贷款发放条件并及时放款。经办银行应与符合贴息条件的经营主体签订贷款合同,明确贴息享受条件、贷款资金用途、贷后管理要求等内容。
(朱婷婷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