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扎实做好企业培育、平台建设、服务保障等工作,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发展到210家、37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128家,山东大学滕州产业研究院挂牌成立,威智医药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滕州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25名、全省第4名。
我市锚定“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任务目标,坚持以强化创新驱动为主线,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深度融合,真正让科技创新成为致胜未来的关键变量,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创新发展排头兵。在加快产业焕新升级上攻坚突破。聚焦“化机锂医数”五大主导产业,以技改创新加快传统产业转型,重点抓好鲁化一体化、联泓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建设,引领化工产业向新材料新能源方向转型。依托威达、清峦福兴等链主企业,加快推动机床产业智改数转,实现数实融合。突出锂电首位度,全力推进欣旺达锂电池回收利用及新型储能、钙钛矿光伏等前沿项目建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瞄准智能机器人、银发经济、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积极引进链主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占领制高点、赢得主动权。
在培育企业创新能力上攻坚突破。引导企业家弘扬墨子科创精神,加快培育壮大一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力争全年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8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0%以上。鼓励企业科技攻关,每年筛选10个以上自主创新项目和100个技改项目重点扶持,引导企业深化与中科院、山东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加快北航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等科研成果转化,力争年内新落地科技创新合作项目5个以上。
在打造科技创新生态上攻坚突破。持续建强平台载体,支持联泓新科争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力争新认定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家以上、总数达到130家以上。做好科创人才“引育留用”,聚焦产业所需和企业所盼,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20人,青年人才6000人,为打造科创新高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强化政策集成和资源配置,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企奖补、科创贷等优惠政策,确保争取上级项目20项以上、资金突破6000万元,企业申请科创贷总额突破5亿元,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 为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滕州更多科技力量。
(刘林昊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