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全市骨干河流水系“水连路通”项目建设民主监督座谈会召开。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程亮,副市长徐方坤出席会议。
程亮指出,水是城市的血脉,“水连路通”承载着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优化生态环境的多重使命。要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将“水连路通”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注重与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深度衔接,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要突出“一河一品”,严格对标“一河一品、一桥一景、一坝一园”的规划要求,因地制宜,精雕细琢,深挖其自然禀赋、历史文脉,科学确定景观主题和特色风貌,坚决避免“千河一面”。要狠抓项目落地,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工程化、工程清单化、清单时效化”,高标准打造精品工程。
程亮要求,要筑牢安全底线,持续压实责任、深化治理、提升能力,把好质量与安全生产关,推动水利工程健康有序开展。要厚植生态底色,将生态修复和保护贯穿始终,持续做好岸线绿化、湿地保护、水生态修复等工作,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要拓展亲水空间,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可达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真正成为市民乐享的公共空间,努力实现“人水相亲”的美好愿景。要健全长效机制,高效能凝聚工作合力,创新管护模式,加强河湖水位、水质、工程运行等智能监测预警,提升河湖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确保项目可持续、见长效。
程亮强调,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要继续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围绕“水连路通”项目的规划提质、技术支撑、文旅融入、长效管理等方面,持续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助力美丽河湖释放绿色发展红利,共同为擦亮“中华善城、现代滕州”的生态底色贡献智慧和力量,让滕州的水更清、岸更绿、城更美、人民生活更幸福。
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水连路通 景美人和——奋力打造“水美中国”滕州样板地》专题片;通报了我市骨干河流水系“水连路通”项目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党外人士分别进行了座谈发言。
(朱婷婷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