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按照上级防汛抗旱工作部署要求,扎实开展防汛各项工作,全力筑牢汛期“安全堤”,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我市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在市城乡水务局和应急管理局分别设立防指办公室,各镇街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体系,形成了指挥部牵头抓总,防汛分部各负其责,各成员单位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隐患排查,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防汛防台风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镇街、防指成员单位及其他有安全度汛任务的单位,组织开展防汛防台风自查排查工作。5月以来,市城乡水务局党组成员带队,组成5个检查组对21个镇街防汛防台风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反馈至各镇街并督促整改,实行问题、责任、措施清单化管理,确保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加强人员物资配备,修编完善各类防汛预案,全市建立了35支3158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在应急、消防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备足备齐防汛料物及救援设备,配备水陆两栖车2辆、2000立方和3000立方大功率排涝车各1辆、挖掘机127台、装载卡车125辆、卫星电话77部,遇极端天气,车辆、人员全部在岗待命,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
我市强化防汛信息化建设,提升完善应急、水务“双指挥中心”信息化平台,实现对镇、村级视频监控的全覆盖;应急部门指挥平台实现与省水利厅、枣庄市局的远程视频调度;对河湖库工程视频监控点位进行全面梳理排查,进一步完善水利视频系统;加快实施25处雨水情监测站点的升级改造,并加大无人机在防汛工作中的应用,提高水旱灾害防御的及时性、精准性。聚焦防洪保安,大力实施水旱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全面加快河道拦蓄工程建设,结合“水连路通”工程,规划新建、改建16座拦蓄坝,进一步提升河道调洪能力。全力推动鲁南化工园区防洪保安全工程,对小魏河、八一防洪沟、小泥河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提升排洪能力。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疏浚河道27441米,完成城区7座雨水泵站的提升改造,城区8处积水点改造已完成6处,排涝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我市加大度汛应急工程建设,完成城河白龙湾段水毁修复,正投资90余万元加快推进郭河级索段堤防度汛应急工程。市城乡水务局组建了70人的防汛联动处置工作组,成立了16人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保障了防汛应急处置工作有条不紊开展。严格执行多部门联合值班值守制度,组织气象、水务、应急、综合执法、交警等多部门,及时开展会商研判,共同制定应对措施。同时,建立了汛期信息报送制度,收集、分析、汇总、上报我市气象、雨情、水情、灾情等信息,加强市防指各部门单位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防汛工作的协同性和有效性,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朱婷婷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