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紧紧围绕“政策稳就业、产业促就业、服务保就业”工作主线,推动“岗位链”“政策链”“培训链”“服务链”深度融合,努力为高质量充分就业赋能增效。2023年至今,全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发放财政就业资金2.9亿元。我市成功入选“省级创业型城市”“青年人才首选山东20强城市”和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具吸引力”县城10强。
我市紧盯110条重点项目线索和年度实施的219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全方位加强要素保障,为稳定扩大就业持续注入源头活水。深入实施“强企、兴商、富民”工程,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满产增产、稳岗扩岗,确保全年新增就业1.2万人以上。深挖康养托育等服务业就业潜能,推动各类市场主体放大优势、裂变发展,力争年度新增“四上”企业360家,总数达1900家以上。以全省“就业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稳岗返还、政府补贴等就业政策。完善就业困难群体援助机制,积极推广“妈妈岗”“如康家园”等灵活就业模式,推动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我市充分发挥山东化工技师学院等3所驻滕院校资源优势,积极推行“四位一体”培训模式(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力争高技能人才达到4万、技能人才总量突破18万人。聚焦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每年开展技能培训1.2万人次以上,努力实现“岗位找人”与“人找岗位”双向互动。推动“一镇一品”劳务品牌建设,依托电商产业服务园等创业载体培育电商人才、带货主播,进一步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空间。大力实施“榴枣归乡”工程,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力争每年吸引青年人才来滕就业8000人以上。高质量举办“创业滕州、乐业善国”创业大赛,加快建设总面积58.7万平方米的企业孵化产业园,深入开展“社区微业”行动,全力推动“15分钟就业服务圈”提质增效。
(刘林昊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