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初春,繁花似锦。3月28日,枣庄市委书记张宏伟与枣庄市委常委、滕州市委书记王广部一行,来到仁烁光能(苏州)有限公司总部,洽谈钙钛矿项目合作事宜。这已是枣庄、滕州两级市委主要领导第二次跨越千里来此考察。
今年1月10日,当仁烁光能公司董事长谭海仁带领团队踏访滕州时,发出“这里的玻璃就是中国钙钛矿产业的下一个支点”的感叹,让这场“两下江南”的诚意,最终化作落地滕州的重大新能源项目。
一个项目,两次赴企考察,三次地企“双向奔赴”,始于一次偶然的产业论坛邀约,却在短短一年间演变为一场关乎滕州玻璃产业转型的“战略突围”。
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滕州玻璃产业,一直以来是我市的特色工业门类,为繁荣壮大全市产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历经40余年发展积淀,位于鲍沟镇境内的中国玻璃城现已集聚玻璃企业217家,吸纳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产各类玻璃3.2亿平方米,我市成为江北最大的玻璃深加工产品生产和集散地。
集群虽已成势,但在当前发展态势下,以传统为主导的玻璃产业如何聚焦“两新”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如何让数十年的老产业向新求变,焕发出新生机,成为一道“必答题”。基于此,作为代表着行业先进技术、契合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转型的钙钛矿项目,成为我市玻璃产业大步踏上向“新”求变之路的标志。
技术换“新”,龙头企业首掀“材料革命”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复工以来,位于鲍沟镇的滕州金晶公司异常繁忙,2号、3号、4号玻璃生产线全负荷赶制国内外订单,运输卡车满装玻璃成品在偌大的厂区内往来穿梭。
2022年9月,滕州金晶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和淄博市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推动下,将2号浮法玻璃生产线改造成为全球首条大面积TCO导电玻璃生产线,同时关停淘汰了1号普通生产线。
“随着房地产增速放缓,以浮法玻璃为代表的传统玻璃遇到了销量‘天花板’。面对产业困境,我们将目光锁定在了与玻璃高度相关的光伏太阳能电池行业领域,投资4.5亿元建设了这条TCO导电玻璃生产线。TCO导电玻璃的表面镀上了氧化锡透明导电材料,实现了玻璃由建筑材料向新能源新材料的跨越。”滕州金晶公司总经理高自强介绍说。
至此,一场关乎新能源的“材料革命”在滕州金晶公司徐徐展开。TCO玻璃主要定位于光伏领域上游,作为钙钛矿电池、BIPV 建筑发电幕墙基板的重要材料。高自强介绍说,转型目标确定后,公司相继攻克了高透光率、低方阻值等技术难关,现在产品通过了国内外主流光伏企业认证,建成产能全国居首。“自TCO导电玻璃生产线点火生产以来,产品销量良好,且市场需求呈递增态势。”
链主引领,从“跟跑”走向“并跑”
作为我市玻璃产业的“链主”,滕州金晶公司的这次产品“换新”,代表了我市玻璃产业的转型方向。
2023年9月,枣庄市委、市政府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签署了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培育命名合作协议》。光伏新材料正是协议中发展的重点。钙钛矿技术相比传统晶硅电池26%的转化效率,其实验室数据已突破33%,且成本降低40%。尤其是其柔性特性让光伏板可像纸张般卷曲,应用场景从屋顶延伸至汽车、建筑立面甚至服装。引入钙钛矿技术及相关项目,恰合打造“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的目标要求。
然而,钙钛矿产业化始终卡在“材料-设备-工艺”的协同瓶颈。仁烁光能公司的突破在于独创的“卷对卷”印刷技术,将镀膜效率提升至工业级标准,但量产需要配套的TCO玻璃——这正是滕州金晶公司的“入场券”。
2024年11月29日,山东省玻璃新材料产业融链固链对接活动暨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我市举行。论坛现场,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仁烁光能(苏州)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正式签约,标志着钙钛矿产业化进程全面提速。当金晶的TCO产线与仁烁光能的钙钛矿产线在滕州实现“零距离”对接,一场“化学反应”正在发生。这条从“TCO玻璃-钙钛矿组件-光伏系统”的产业链,让我市在新能源赛道上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布局赋能,激活聚势向“新”基因
产业链招商引来项目,优质高效的服务与完备的上下游供需,才能让项目真正发挥出引领作用。面对新能源产业风口,近年来,我市锚定传统玻璃向“新”转型,通过“部门联动、上下推动、市场带动”,采取一系列措施,持续加强玻璃产业配套协作、创新赋能和要素保障,积极构建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鲍沟镇作为我市玻璃产业集群所在地,也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优先保障产业用地需求,精准落实“一企一策”帮促机制,实施“企呼鲍办·百企培育”攻坚行动;建立“鲍办专员+企业联系人+相关职能部门”的“1+1+N”服务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我们瞄准新材料、新能源‘两新’,聚焦钙钛矿光伏+TCO、LOW-E、AG、建筑、制镜、工艺、家居、真空、电致变色、玻璃器皿等‘十玻’板块,计划利用2~3年时间,发展一批高端应用玻璃新产品,培植一批玻璃深加工龙头企业,提高玻璃深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实现玻璃产业的‘三级跳’,创建国家级玻璃特色产业集群。”谈及“中国玻璃城”的未来发展,鲍沟镇党委书记梁刚如是说。
正如梁刚所言,从建筑玻璃到功能材料,从单一企业到链式集群生态,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这场已然启幕的玻璃产业转型,正悄无声息地发生着以上三个转变。传统产业如何在时代浪潮中找到新坐标?不久的将来,当全球光伏产业的目光聚焦滕州,人们看到的定会是一个产业涅槃的“滕州方案”。而答案或许就藏在那片镀着银光的玻璃上——它映照着过去,更照亮着未来。
(刘林昊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