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高质量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实施“榴枣归乡”工程,持续创新人才“引育留”方式,为全市重点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人才供给,全力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截至目前,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185人,培育高技能人才7500人,新增山东省技术能手11人,为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聚焦用工岗位缺口,持续拓宽人才来源渠道,高质量引人才。我市广泛收集企业用工需求,启动实施民营企业服务月专场招聘,接续开展“人才夜市”“直播带岗”等特色招聘活动,今年已陆续举办各类招聘活动60余场,累计提供岗位1.96万个、吸引2.5万人进场求职,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185人。持续提升智慧就业服务水平,推广使用“枣工快递”应用小程序,截至目前共有1411家企业注册,累计服务企业429次,解决用工4095人。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在高层次、高技能方面的人才需求,编制发布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今年以来共为25家企业发布急需紧缺专业岗位73个,人才需求348人,先后引进海外人才16人、博士人才11人,其中全职博士2人。打造“山东滕州-高校人才直通车”双向开通新模式,今年以来,先后组织112家企业深入12所省内外高校开展校园招聘,对接山东科技大学、烟台科技学院两所高校毕业生来我市入企探岗,先后与800余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在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举办2024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共吸引126家用人单位参加,其中枣庄、滕州本地企业90家,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300余人;举办山东化工技师学院专场招聘会,32家本地企业参加,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386人。
聚焦技能提升需求,持续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多渠道育人才。我市发挥技工院校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多类型、融合式技能人才培训行动,培养造就一批高技能人才,稳步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整体技能。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山东省技术能手11人,培育技师以上人才171人、高技能人才7500人。精心指导、积极推动全市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技能人才长效培养机制和自主评价机制,大力提升企业内部技能人才水平。截至目前,我市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的具备自主评价资质的民营企业总数达64家。支持搭建高端科研平台,全力协调争取各级各类优质平台项目落户我市。今年以来,全市新增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备案单位6家,各类型平台项目达25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文旅、农业农村等部门,举办“工行杯”2024年枣庄市乡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大赛开幕式、传统舞蹈曲艺决赛、传统手工技艺决赛、“土豆种植”项目比赛等赛事活动,评选技能大师、技能标兵、技术能手和十佳电商主播,纳入全市技能人才库、电商直播人才库,并分别给予奖金奖励和“一揽子”就业创业政策扶持。
聚焦长远发展目标,持续优化人才服务生态,下功夫留人才。我市充分调动镇街工作积极性,在各镇街人社所增设服务专员,按照“一人一企”“一企一案”原则,加大政策宣讲力度,确保惠企政策及时送至企业案头。在兑现上级补贴的基础上,市级财政再给予岗位补贴,并取消大学毕业生择业期限制,为民营企业招用人才提供政策支持。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就业创业补贴1126.52万元。以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设立的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为据点,全面汇集各级各类人才服务政策,实现政策在“人才服务窗口”从咨询到办理的全环节打通。目前,已为42名高层次人才申领“山东惠才卡”,为135名高层次人才申领“枣庄惠才卡”,累计发放购房补助252万元。
(刘林昊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