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自然资源系统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发展思路,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土地要素保障发展的新举措,以真实有效的项目落地作为配置计划的依据,精准高效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加快统筹项目组卷报批,全力推进土地要素保障工作。
为有效解决建设用地征收面临的困难问题,为城镇分批次建设用地报批提供基础支撑,市自然资源局强化政策学习,深挖部委、省市关于成片开发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实相关法规政策,主动对接企业需求,积极对上汇报争取,有效实施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有序推进土地成片开发,保障地区建设用地供需平衡,稳定土地开发市场,保障重点项目及时落地建设。特别是在首批土地成片开发方案获批之后,市自然资源局迅速启动项目建设用地土地征收流程,目前已发布相关土地征收预公告,启动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土地征收风险评估等工作。
市自然资源局制定发布了有关文件,针对涉及的159个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明确解决时限。聚力聚焦项目用地保障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制约瓶颈,找准项目突破点,倒排工期进度,按照土地征收各环节的轻重缓急和推进时序,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今年以来,通过电话沟通、上门服务等方式积极主动与项目建设单位联系,先后走访对接企业70余次,上门服务110余人次,有效解决企业用地过程中的困难堵点。定期召开重点项目土地征收进展情况调度会议,采取“靶向攻坚、精准突破”的方式,强化技术指导,提高工作时效,全力攻坚破难。截至目前,我市共计征收各类建设用地53.867公顷,包括9个批次建设用地,涉及枣庄工程技师学院、海鹏数控、凯瑞墨凡、呈祥大道、沃达重工等11个省市重点项目。
此外,市自然资源局落实工作职责,进一步细化土地要素保障流程,加强“纵横”式信息共享联动,建立项目用地会签机制,做好土地征收全流程预判,减少事项补齐补正次数、压缩项目报批时间,提高项目报批质量。同时,严把材料质量关,逐项把关各镇街上报的土地调查清单、补偿安置协议等材料,严格要求公告时效,依法推进征地审批,确保全流程阳光透明,切实保障被征地群众合法利益。积极推进签约未落地、未开工重点项目,加强与专班衔接配合,持续吹响重点项目要素保障的“冲锋号”。
(刘林昊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