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教育和体育局“学在滕州 满意教育”新闻发布会,介绍市教育和体育局“学在滕州 满意教育”有关情况。出席会议的有关单位负责人,分别围绕加大教育投入、学校扩容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工作回答了媒体记者提问。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核心,以提升质量和促进公平为重点,强统筹、大投入,优配置、提品质,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成、每一位教师教有所获、每一位家长盼有所得,擦亮了“善城善教 学在滕州”教育品牌。
聚焦优质公平、扩大供给,教育资源更加均衡,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滕州一中等20处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高效推进,现已建成使用10处;15处中小学塑胶运动场地完成建设,成功申报山东省绿色学校54处。通过新建、挖潜等方式,新增小学一年级学位1.3万个。用好“一校多区”集团化办学模式,新设立市实验小学墨子湖校区、振兴路校区、实小南校。探索实施墨子中学、育才中学、北辛中学三校协同合作办学,设立滕南中学南校,助推城区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成农村小规模学校撤并6处,调整优化师资力量100余人。智慧教育跑出“加速度”,建成智慧校园152处,在建特色智慧校园26处。
聚焦协调发展、融合创新,教育品质更加优化。学前教育方面,建成省示范园83处、省一类园85处,优质园占比达45%。义务教育方面,新增4个枣庄市级教育强镇筑基试点镇,上报枣庄市新优质学校11处,建成联盟学校73对,其中与蓬莱区建立联盟学校8对。高中教育方面,滕州一中获评首批省级特色高中;1人荣获第23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4人获化学、信息学、物理奥赛一等奖。职业教育方面,建成枣庄市高端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全国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产教融合共同体,高职专升本、中职春招本科过线人数再创新高。素质教育方面,“以‘新时代好少年’选树助推学生美德养成”成功入选全省中小学美德教育十大典型案例,获评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1处、省级研学基地3处、校外美育基地2处,我市墨子文化育人资源整合与运用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
聚焦专业成长、德能并举,师资建设更加用力。高度关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创新开展强学习、践行动、内修师德、外树形象系列活动,分层组织中小学业务校长高级研修班等16个专题培训班。落实“县管校聘”政策,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回引等方式补充教师470人,参加城乡支教交流1231人,竞聘到高一级岗位2429人。精益求精抓好“三名”工程,新入选齐鲁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程人选6人,“打造高质量基础教育校长队伍建设体系”获评省教育协同创新重点项目,6名校长在省级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聚焦兜牢底线、精准保障,教育治理更加有效。我市创新设立7个安全协作区,开通“亲情校车”66部、服务学生6000余人。落实“双减”政策,统筹推进“五项管理”,205所中小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参与学生18万余人;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安装率达95%以上;全面实施食堂自营或托管、营养餐配送,惠及学生12.2万人。完善资助体系,今年上半年发放助学金1574.9万元,2.9万人次受益;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2078.6万元,1.4万名学生受益。
(朱婷婷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