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枣庄市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全面感知、自动分析、及时预警、锁定打击”四位一体的智慧环保平台,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该局围绕“改善环境质量、服务经济发展、保障环境安全”三大核心业务,采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坚持“外通行业壁垒、内聚科室合力”,全方位收集整合6个国控站点、21个镇街空气站、96家在线监测、230家视频监控和420家用电监管等前端感知设备环境数据,同步融入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环境信访等监管数据,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授权共享数据27项,关联平台数据2500余万条,录入本地数据3万余条,融合成生态环境“大数据库”,形成了环境监管“一张图”。在开发电脑端的基础上,同步打造手机端App,将所有版块融入手机平台,拓宽应用渠道,实现环境信息“一键查”。全面推进环境治理“一体化”,以排污许可证为基础,通过收录企业生产和污染物产生、治理排放信息,关联人工监管和非现场执法信息,打造污染源“一企一档”,实现了“一次点击、全部展现”。
该局全面提升科学治理水平,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坚持前瞻性思维,强化分析研判功能,结合3个国控水站和历史人工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建模分析,精准预测未来2至3天河流水质的数据变化趋势,便于提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水质稳定达标。环保平台建成运行以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PM2.5均同比改善9%以上,3条国控河流断面水质均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该局积极为420家企业的生产和治污设施同步安装用电采集设备,目前已推送各类预警信息1.4万余条,有效破解了辖区企业数量多、执法人员少的难题,切实提高了环境管理效率和水平。坚持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在230家重点企业、点位安装摄像头,在工业园区安装4处高空高清摄像头,实现了“预测-预警-回溯”全链条管理。
(朱婷婷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