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民心所向、民愿所盼、民意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群众生活平安幸福和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积极构建社会治安的“铜墙铁壁”,扎实推进平安滕州建设,是新征程上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更是创建“满意滕州”、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必将为强市建设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安全是民生之基、民生之本。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要内涵之一就是要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旗帜。从保障和发展民生的角度看,安全就是最大的民生,它是一切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根本前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保一方平安,让群众满意”为第一目标,纵深推进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建设,不断加大巡逻频次,提高街面见警率,拓展防电信诈骗宣传渠道,坚决维护群众财产安全,严打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为全市人民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群众安全感得到持续提升,平安滕州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但是,社会治安工作是一项覆盖全社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口流动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涉及人民群众生产、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丝毫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平安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生命财产安全上升到安居、安业、安食、安行、安康等各个方面,内涵持续拓展,标准屡创新高。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坚持从人民安全需要出发,全方位提升守护群众平安、保障群众权益的层次和水平。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切实保护人民群众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让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被群众可感、可见、可触,让各项工作的成效更多、更直观地体现在惠及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要坚持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认真总结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的工作经验,为群众参与平安建设提供更多渠道、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多条件,从更宽领域、以更高标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平安建设共同体。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对于地方来说,安全就像蓄水池,只有四壁足够深、足够坚固,发展的水位才能源源不断地上涨;对于群众来说,安全就像定心丸,只有居所安宁、生活安康、环境安全、社会安定,安全感满意度才能不断地提升。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持续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定不移推动平安建设,确保地方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