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枣庄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开幕,市长张宏伟代表枣庄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引发了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热切关注和强烈反响,大家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纷纷表示,要立足职责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奋力谱写现代化强市建设新篇章。
市科技局副局长安富国说,张宏伟市长在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面对新冠疫情等突发因素的冲击,枣庄市在经济运行、产业发展、对外开放、城乡面貌、民生福祉、行政效能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展现了众志成城的“枣庄力量”。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作为科技部门,新一年里将做好科技企业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为核心,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发展链条。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与中科院、华中科大、山东科大等高校院所合作,强化对接协调,积极牵线搭桥,组织多种形式的校企、校地交流,加快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度强的科研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抓好招才引智工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高校院所,创新引进形式,做到人才、项目、平台三位一体,加快引进我市产业发展急需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外国专家等。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围绕国家、省市科技计划体系设置,提前谋划、超前部署,聚焦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等“6+3”产业,通过产学研合作、专家辅导等形式,切实提升项目质量,加快培育储备一批创新程度高、带动示范强的优质项目。
市委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党波说,聆听了张宏伟市长作的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感到很受教育和鼓舞。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实在、分析形势科学精准、目标任务实事求是、政策举措务实可行,是一篇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好报告。通过认真学习,有三点深刻体会:一是描绘了催人奋进的新蓝图。报告提出坚定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持续深化“四大支撑”“六大提升工程”,推动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成势见效,在加快推进共同富裕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枣庄篇章。二是明确了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报告聚焦“重点工作突破年”,明确了“八个坚定不移”的重点任务,吹响了产业结构向“新”突破、质量效益向“优”进阶、对外合作向“深”拓展、城市能级向“高”攀升、三农工作向“强”跃变、增长方式向“绿”转型、共同富裕向“广”扩容、社会治理向“实”落位的奋进号角。三是彰显了发展为民的真情怀。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资源优先配置、资金优先落实、政策优先安排,持续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浓墨重彩绘就具有枣庄特质的共富底色。下一步,我们要把学习好、贯彻好、宣传好枣庄市“两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树牢“快就是大局”的效率观念和“干就是担当”的责任意识,聚焦任务目标,立足岗位职责,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兢兢业业抓好工作落实,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西岗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派出监察室主任高会艳说,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工作温暖有力,谋划目标清醒坚定。报告提出,即将过去的2022年,我们聚焦“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目标不动摇,因时而谋,开启了转型跨越重塑辉煌的枣庄“锂”想;我们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用政府的“勤勉尽责”换取群众的“岁月静好”;我们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展现了众志成城携手战役的枣庄力量。回望过去是为了开启更加美好的未来。2023年,我们将围绕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进”的姿态,守牢“稳”的底线。围绕“讲政治、求事实、守程序、有温度”这一目标,以“五抓五促”为抓手,全力护航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树牢“快就是大局”的理念和“全镇一盘棋”思想,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贯彻各项工作始终;围绕“镇村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激活西岗廉洁文化教育地图的生命力,探索建立“纪委+”工作机制,促进镇村干部依规办事;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构建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让监督“探头”直达第一线,促进作风建设持久深化;围绕减存量遏增量目标,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努力提高办案质效,在“三化建设”方面争创西岗品牌;以干带训,分层次分类开展多形式的培训和岗位练兵,切实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护航人”“打铁人”队伍。
南沙河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宣传委员陈涛表示,张宏伟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系统全面,站位高、概括准、举措实。报告中用“枣庄‘锂’想”“枣庄信心”“枣庄品牌”“枣庄力量”四个词来概括枣庄这一年承压奋进、负重前行取得的超出预期的成效,让人倍感振奋;2023年的目标任务明确,部署精准有力。尤其是报告中指出:“健全完善“链长+链主+联盟”工作机制,吸引优质中小企业“卡位入链”集聚发展,推动“6+3”现代产业实现量质双升”,让我们对今后的发展信心倍增。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学习好、领悟好、宣传好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镇、产业兴镇”核心战略,聚精会神建设“工业主导型”乡村振兴特色镇,围绕市委确定的“重点工作突破年”,主动服务于镇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全力优化营商环境,让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南沙河。
(甘甜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