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稳,天下安。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我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把牢稳住农业基本盘,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陈伟泰表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坚决扛牢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持续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一步,我市将以粮食精种高产竞赛和吨半粮县创建为抓手,突出抓好农田质量提升,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实施9万亩高标准农田和20万亩粮食绿色高效创建示范区建设,集中打造一批粮食高质高效示范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80万吨。持续擦亮“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公共品牌,进一步拉长粮食产业经济链条,坚持“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打造“鲁南粮仓”优质粮食品牌,推动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发展,实现粮食安全、区域发展、农民增收协同共进。
市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主任、党组书记范勇说,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之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致性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市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将按照这一重大规划目标,着力增强与我市粮食产能提升相适应的储备能力。继续实施基层粮库升级改造计划,加快国有基层粮库规模化布局,继续提升我市现代化仓容水平。同时,加大对粮食收储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多元化收储市场布局。会议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对此,市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将继续做好“中国好粮油”示范工作,为我市粮油产业化注入新动能。引导帮扶粮油企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向优质品牌要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方面,我市将继续从宏观上引导和稳定粮食价格,对规模化、订单化生产的小麦,坚持“优粮优价”。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做好粮食节约公益宣传,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扛起来。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技术推广科科长马海艳说,作为长期工作在农业一线的技术人员,深刻理解“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这句话的重量。下一步,我将认真学习研读会议精神,立足岗位实际,做好结合文章,指导工作开展。从蔬菜技术推广工作的角度讲,我们将立足滕州马铃薯这一优势产业,引导各类实体继续做大做强种植业、物流业、冷藏业、餐饮业,在育种、加工环节上补弱项,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我市马铃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滕州建设成全国马铃薯的风向标和集散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充分利用好“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这一优势,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大中院校的合作,立足滕州种植习惯,在选用高肥水利用率的品种、提高水肥田间利用率、降低劳动强度、改良酸化土壤等方面进行科技引进与研发,提升我市马铃薯产业科技水平,推动滕州成为全国马铃薯种植科技制高点,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市供销社机关干部刘静表示,此次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的总体部署。会议提出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这为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供销系统机关干部,将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全面领会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上来,坚持将学习与谋划工作、提高供销社为农服务能力、找准参与乡村振兴切入点有机结合,认认真真谋划好2023年工作重点,扎扎实实做好供销工作,坚定不移推动会议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供销力量。
西岗裕丰源家庭农场负责人孙海洋说:“这两天,我看到网上报道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看到之后倍感振奋,信心十足。这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粮食安全,出台了很多扶持种粮大户的好政策。今年,我流转了760亩土地,采用秸秆还田、土地深松深耕、全程机械化、种肥同播等种植方法,科学种田,在全省粮食绿色高产创建中,小麦亩产达到857.44千克,刷新全省小麦单产纪录。下一步,我将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农户多种粮、多产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甘甜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