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感染绝大部分症状较轻,不需要到大医院扎堆就医,挤兑了重要的医疗资源,而通过在基层就医,或者以家庭医生、医院发热门诊医生电话及线上问诊等渠道,就能解决问题。为切实方便群众就近就医,连日来,我市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多措并举,扩容扩能,大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就诊服务。
发热门诊应开尽开,家门口就能获得诊疗
“昨天感觉到了症状,今天我和女儿都发高烧了,我们下楼走几步路就来到了诊所,李大夫给我开了一点药,还细心地指导我服药,叮嘱了一些康复注意事项,实在是太方便了。”在远航第一国际社区卫生服务站,前来就诊的居民王慧说。近几日,诊所的就诊人数不断增多,诊所内很忙碌,卫生室医务人员在轮流值班,为需要的居民提供开药、输液和康复指导等服务。
别小瞧诊所大夫的“小处方”,关键时刻起到了大作用。为缓解市直医院发热门诊接诊压力倍增、医生连轴转的情况,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及时就诊,我市按照省卫健委关于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的要求,扩容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开展医护人员线上培训2次,挖潜退休医护人员、医学院学生增加医护力量。不断扩大接诊空间,切实提升接诊能力。目前,全市16家镇卫生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17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发热门诊实现应开尽开,构建起了“15分钟诊疗圈”,实现了医疗就诊全覆盖,有效保障了群众的就医需求。
家庭医生应签尽签,足不出户获得用药指导
感染了新冠病毒,摸不准病情,拿不准怎样吃药,还有哪条更快捷的路径?家住春秋阁小区的王大爷口干、嗓子疼、浑身乏力,第一时间就想起了家庭医生发放的明白纸,拿起手机对着上面的联系电话打了过去,即刻,家庭医生王大夫就对他进行了病情分析、用药指导及注意事项叮嘱,让王大爷很受用。
家庭医生是服务群众健康的第一道“守门人”。对于轻症群众,家庭医生可提供科学有效的诊治指导,避免群众到医疗机构扎堆就医。为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获得诊疗,我市组织21个镇街调整优化家庭医生服务团队566个,由1987名家庭医生按照“网格长+团队长”统一管理方式开展服务。家庭医生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大喇叭、明白纸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群众开展疫情科普、合理用药等知识宣传,切实提升群众合理用药水平。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尤其是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老人,是防治的脆弱性人群。目前全市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22万余人,且空巢缺乏照护的老人比例不低,为做好对这类人群的管理服务,我市全面完成了对他们的健康状况调查。同时,快速推进签约服务,已签约人数达到96.2%,向重点人群发放疫情明白纸、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20万余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入延伸至村居(社区),打通了服务重点人群、脆弱性人群的“最后一公里”。
发热专线全时在线,对症咨询二级以上医院专家
在市中心人民医院发热专线值班室内,内科的高医生正在值班,一刻不停地接听群众打来的求医电话。“您的这个发烧症状,可以先服用布洛芬片,一次一片、一天两次,一定不能超量,还有发烧药和感冒药一定不能同时吃,会引起药物中毒。”值班6小时以来,李医生已经接听群众就诊咨询电话70余个,为群众在感染治疗中的各种困惑给予了专业解答。
为使群众居家就能获得便捷的专家服务,我市实施“线上问诊”,在二级以上市直医疗机构开通5部二十四小时发热专线电话,每天由呼吸内科、急诊科等相关专家提供诊疗咨询服务,方便群众对症拨打电话咨询,足不出户获得专家接诊和用药指导服务,为居家科学诊治提供了保障。
(通讯员 陈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