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税务局聚焦当前“涉地税费”征管中的难点问题,深化“以数治税”、多方联动,探索建立“涉地税费”协同监管新模式,以此撬动建立起精诚共治新格局。目前,通过推进“涉地税费”管理,形成了一批有效的共治机制,撬动了各方共治力量,拓展了精诚共治大格局,实现了共治新成效。
建立“涉地税费”协同监管新模式。该局梳理“涉地税费”相关政策,搭建政策库,收集政策文件,作为税务人员学习的“活字典”;从政策、流程、风险、信息四个方面整理编制《涉地税费一体化操作手册》,作为税务人员操作的“工具书”。聚焦精细服务,着力推动政策与企业精准匹配,实现政策找人。集约集成风险分析,在省税务局大数据平台设置数据应用场景,加强内外部数据分析比对,形成风险任务。在对涉税数据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生成的风险疑点实施等级排序,实行分级分类处理。中高风险疑点由税务部门实体化团队集中应对,低风险疑点由“共治+税治”双网格核实应对,实现由被动管理到主动跟进的转变。
拓展“涉地税费”精诚共治新网格。该局在政府主导下,与财政、自然资源、住建等13个部门签订《数据共享协议书》,订单式采集信息,定制订单43个,并科学确立订单内容、标准。依托“滕州智慧财税信息系统”和“非税信息交换平台”,即时采集第三方涉地税费信息,汇聚形成外部涉税信息数据库。以政府综合治理网格为依托,成立财税管理服务中心,健全“市、镇街、社区、村居”四级“税收共治”网络,成立了21个“税收共治”服务站,延伸税费监管触角。建立税务网格与政府网格会商联动机制,协同做好企业用地、项目建设等信息的收集反馈。建立与公检法等司法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共治事项及职责边界,定期开展工作会商。与法院建立“横向共享、纵向共振”的执法联动模式,联合处理17件不动产案件的涉房涉地税费,入库税款1927万元。与检察院双向互动,强化外部执法监督,处理检察建议书3份,向检察机关提供检察线索2条,提升执法规范性。与公安部门联合实体办案,通过稽查移交公安部门2起,追回税款730余万元。
打造“涉地税费”服务管理新格局。通过对第三方数据的深度应用,在管好“涉地税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数据应用于其他税费种类和管理领域。利用重点建设项目数据,加强外来报验建筑企业全过程监控,强化其增值税及所得税预缴管理。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与行政审批、不动产登记等部门深化合作,推行不动产登记缴税业务“一窗办结”,实现“税费同缴”;联合财政、市场管理、行政审批、地方金融等四部门为新办涉税市场主体讲好“守法第一课”,促进市场主体健康良性发展。
(刘林昊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