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标识设置醒目;各班级通过橱窗、黑板报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师生举止文明得体,说话彬彬有礼……现如今,在我市城乡各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内涵不断彰显,教育特色百花齐放,师生素质显著提升,文明之风扑面而来。
文明校园创建是我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把学校建设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熔炉、弘扬主流价值高地、涵育中华文化家园、滋养文明风尚沃土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全市教体系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多措并举打造文明校园,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全市共创建山东省文明校园10所、枣庄市文明校园23所、滕州市文明校园138所,10余所学校先后成功申报为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山东省文明校园提名学校,创建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有力助推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我市广泛宣传发动,坚持高位推进,指导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树立“一盘棋”思想,把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把思想道德、活动阵地等六项工作纳入党建和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各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标牌、文化墙等载体,深入宣传、凝聚共识、全员参与,把文明校园建设工作打造成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营造浓厚创建氛围。此外,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形成争先创优的浓厚舆论氛围。
我市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坚持把文明校园创建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把学校德育工作纳入文明校园考评体系,推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坚持创建内容具体化、项目化,全市各类学校组织开展了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文明标兵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推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坚持把文明校园创建与文明城市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 组织广大师生走进社区、公共场所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小手拉大手,在全社会形成“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良好风尚。
为进一步严格文明校园创建标准,市教育和体育局将文明校园创建情况纳入年度工作任务、学校目标考核、教育督导工作体系,确保全市各类学校全部参与创建。严格按照省市文明校园创建标准,通过听汇报、实地察看、师生交流座谈、查阅资料等形式进行评估验收,通过审查后进行命名表彰。文明校园实行动态管理,对创建期内发生重大问题的给予撤牌,确保这项工作高质量开展。
(李卉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