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山水林田大会战”,全面推进乡村绿化建设及环境治理,大力发展乡村林业产业,助推“双十镇”建设,镇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民持续增收,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以森林镇村创建示范带动镇村绿化水平提升。我市按照“一村一品、突出特色”的原则,围绕“村旁、宅旁、水旁、路旁”(简称“四旁”)及田间地头空闲地,广泛开展围村林建设、乡村道路绿化、街巷绿化和庭院绿化,始终把绿化建设理念贯彻乡村振兴特别是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以创建“森林镇街”“森林村居”“绿色美丽庭院”为抓手,示范带动全市镇村提升绿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已提升建设镇驻地生态公园16.67公顷,栽植各类苗木12.94万株;镇驻地主要街道绿化提升110.2千米,栽植各类苗木21.41万株;全市开展绿化的村居达395个,补植提升村内主要街道绿化426千米,“四旁”栽植各类苗木197.5万株;庭院绿化栽植苗木19.3万株;围村林带129.4公顷,栽植各类苗木20.58万株,累计总投资695万元。
以山水河湖工程示范带动镇村生态环境治理。我市组织专人充分摸排、调研全市山地丘陵、河湖塘库等生态资源,围绕京台高速、京沪高铁沿线和莲青山及周边片区实施“荒山清零”项目,围绕青龙山绿道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围绕东郭镇、鲍沟镇、姜屯镇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及界河河道治理和护岸林建设项目,围绕全市湿地公园、采煤塌陷地、库塘等实施生态功能修复及水质净化等项目,综合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截至目前,枣庄环城绿道提升工程(滕州段)可视山体绿化彩化项目建设任务已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00余公顷,完成绿道沿线枯木清理、绿化提升17千米;薛河省级湿地公园水质净化工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及北沙河级索河段生态修复和绿化提升工程等5个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界河生态长廊工程两岸坝体绿化已完成,累计栽植各种苗木3万余株;西岗九龙湾及级索七星湖湿地公园项目已基本完工,成为广大市民近郊游的新去处。
以特色林业产业示范带动镇村生态经济发展。我市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花卉苗木、林产品深加工、木材加工等林业产业。注重新品种、新技术研究和引进,建设花椒、猕猴桃、榛子、冬桃、苹果、葡萄等经济林高产示范园。实施林下经济提质增效项目,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林下渔、林下禽、林下粮等多种林下经济模式,化解林粮矛盾,提高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今年以来,共发展林下经济60余公顷,全市新增经济林130余公顷,建成大坞镇单庄有机冬桃和柴胡店镇沙庄村黄金维拉斯苹果2处经济林高产示范园;为2020年大规模种植无刺花椒的林农、村集体及合作社兑现补贴资金187800元;扶持传统花卉产业加强新品种引进、改良和培育,提升苗木花卉产业基地66.67公顷;国有西岗苗圃发展生态科普研学游,建成“全国林草科普基地”,目前已接待研学活动20余次,惠及3300多名青少年学生。
(李卉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