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保粮食能源安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提出“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的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滕州作为全国产粮大县,素有“鲁南粮仓”之称,是山东省重要的粮食集散地,在粮食安全保障上重任在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突出四个重点,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突出粮食安全责任考核
粮食安全责任考核是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领导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严格落实各项考核任务,统筹协调发展改革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相关单位,实施联合办公。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协同联动,在保护耕地面积、提升种粮农民积极性、落实地方储备粮、完善市场调控等方面的工作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近两年的粮食安全责任考核中均取得了枣庄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突出基层粮库升级改造
基层粮库建设水平是我市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我市人均国有粮库占有率仅为枣庄平均水平的50%左右,基层粮库建设形成了历史欠账,影响了我市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为确保农民种粮卖得出,更好地服务种粮农民,2019年,我市制定实施了基层粮库升级改造三年规划,目前已完成市地方粮食储备库2.5万吨新建仓房项目,鲍沟郝寨粮库正在建设过程中,姜屯粮库迁址新建已确定新址。下一步,将坚持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分类施策、分步实施的原则,盘活既有土地资源,每年计划在粮源区升级改造或新建2到3处库点,利用3年时间,建设9个过万吨的粮仓,形成9大粮仓规模化布局,将实际仓容水平提升至24万吨,同步提升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切实方便农民售粮。
●突出智能化粮库建设
“智慧粮食”是未来粮食安全保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加强粮库智能化远程监控,提升粮食安全保障的智能化水平,我市以“实时监控、正确调度、处置迅速、数据准确、管理到位、监控有效”为管理目标,对“数字粮库远程监控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升级,重点对全市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资产状况、库存粮食粮情、库存粮食出入库和值班岗位在岗等情况实行全程监控。同时,争取省财政资金223万元,实施“一整两通”项目建设,对所有存储地储粮粮库的智能化系统进行重点升级改造,并接入全省粮食信息化平台,进一步强化新型高效粮食安全体系。
●突出服务大局
落实好地方储备粮的收储管理,在完成6万吨地方储备粮的基础上,强化仓储保障能力,今年把地储粮规模提升至10.5万吨,将全市176万人口仓储保障用粮50天的时间提升至90天,并将相关资金需求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新增4.5万吨地储粮落实到位。扎实推进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工作,根据全市应急救灾物资需要,由市应急管理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协同配合,储备了5000人的应急救灾物资和满足我市1个月防疫需要的应急防疫物资。
为耕者谋利,上善若水;为食者造福,重任在肩;为业者护航,使命荣光。粮食安全一刻也容不得放松,我们要始终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真正夯实粮食安全保障压舱石,助力善国发展踏上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