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交通运输局围绕9个专题、55项任务,补足问题短板,细化工作措施,全力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确保行业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累计组织检查组9个,检查运输企业12家,排查隐患39项,已整改20项;出动执法人员866人次,检测超限超载车辆327辆,监督卸载货物11920吨。
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安全生产管理。深入分析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行业安全生产的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按照市安委会《关于做好复工复产企业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督促企业和项目单位严格落实“十个必须”。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等高危行业的常态化防控,紧盯危险装置、装卸、运输等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抓好安全生产指导服务,助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坚决落实好“两客一危”车辆实时监控、单程400公里以上长途客运车辆配备双班驾驶员、路网运行监测等规定,做到每个项目、每次运输、每个环节都以安全为前提,确保安全生产和疫情防线“稳如山”,为夺取双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着力加强安全风险分析防范。健全完善安全风险分析例会制度,确保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风险分析会,深入排查隐患和风险点,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前设防,制订科学精准的预判措施,切实做到底数清、风险明、不留盲区。对排查出的风险点,坚持抓早抓小,把防范措施做在前,把隐患消除放在前,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明确落实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措施,实现风险可防可控,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工作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持续强化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强动态监管,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强“两客一危”运输安全管理。严格落实道路运输市场管控措施,严把企业资质和营运车辆市场准入关、技术状况关、安全运行关;督促运输企业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健全“两客一危”从业人员班前教育培训制度,并及时针对排查梳理的风险隐患组织开展专项教育。加强公交和出租车安全管理。完善公交车驾驶区域安全防护隔离设施,做好营运线路的排查和管控;落实驾驶员教育培训和情绪管理,切实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生产从我做起”的理念融入人心;强化极端天气条件下路网运行监测、路网信息发布和公众出行引导;探索建立网约车、网络货运经营等新业态安全管理机制,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保证安全经费投入。督促各单位落实安全培训、安全标准化、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等方面的资金投入,确保专项资金真正用到安全生产上。健全完善安全制度。不断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领导带班制度、安全员带班巡查制度、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生产班组岗前安全提醒制度等,彻底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切实保障交通工程施工和设施运行安全。严格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对汛期、高温期间易发安全事故的部位、环节做好防范工作;严格执行作业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防火灾、防触电、防中毒、防坠落等措施,确保大型桥梁吊装作业安全;严格施工质量管理,落实原材料及现场施工环境安全监管,防范质量安全事故;严格公路设施运行安全管理,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提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在危险路段增设减速带、加装交通标志,降低风险系数。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大县道安全设施设置和危桥改造,全力消除安全隐患。
不断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快编制综合交通运输应急预案,规范应急处置流程,建立配套的支撑体系,探索建立多方式、协同高效的救援模式,形成统一指挥、上下一致、协调联动的应急工作格局。加强应急保障基础建设。配备可靠的应急救援设备,确保“有备无患”,将事故危害降到最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培训,强化应急实战演练,不断提升化解险情、事故救援能力。完善预测预警机制。认真做好节假日、极端天气、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工作,确保突发紧急事件合理有效处置。
(通讯员 王磊 高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