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沙河街道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相关工作要求,整合资金,优化资源,以“美丽宜居乡村+”为主题,做好融合文章,不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全面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真正让农村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人、记得住乡愁的幸福家园。
“美丽宜居乡村+基础建设”,村容村貌全面提升。东沙河街道全面整合各类资源、资金,通过“上级补一点、街道拿一点、村里筹一点”的“三个一点”工作办法,累计整合资金3000余万元保障街道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其中,高标准打造以耿楼村为中心的北部片区,以刘岗、党吉山村为中心的南部片区;今年,又以原东木路、富民路为轴,打造路域沿线美丽宜居乡村17个。该街道先后新建广场等文化娱乐场所19个,建设提升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12处,安装健身器材86组,新建无害化公共洗手间20处,建设百姓舞台、党建宣传阵地等24处,开挖排水管网7545米,建设污水沉淀池8个,栽植各类花木8万余株,农村基本面貌得到全面提升,真正实现了“村村都有新亮点,村村都有休闲点,村村都有变化点”的工作目标。
“美丽宜居乡村+清洁村庄”,环境卫生全面加强。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一四四一”模式基础上,东沙河街道以机械化保洁为重点,全面整治整体卫生;村居充分发挥三级五层社会治理优势,以街巷为网格,调动街巷长及群众的积极性,自觉主动清理门前的“三堆两垛”等杂物,与物业公司无缝隙配合,实现街道卫生无缝清理。同时,结合农村污水管网建设,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逐步完成15个村、8525米的下水道提升工程和20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实现50%以上村庄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制定下发《东沙河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考核验收实施方案》,每月集中利用3至5天的时间,对各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月度验收,按照各村人口总数及得分兑现奖补,通过月考核、月通报、季奖补的形式,解决干部积极性不高、工作经费不足等问题。同时,该街道通过设立“长效机制保持奖”等奖励办法,引导村级以常态化机制的建立为目标,不断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人人维护、人人受益的良好效果。
“美丽宜居乡村+美丽庭院”,居家环境全面改善。村美还需户美作支撑。东沙河街道高度重视“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先后筹资500余万元,实施农户无害化厕所改造全面提升工程,采取砌垒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无害化厕所的使用率,同时进行挂牌管理。建立无害化厕所服务中心,落实政府补贴,让农户真正放心无忧“改厕”。此外,该街道按照“室内美、院落美、厨厕美、品德美”等要求,由村干部带头,精心组织各村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现已累计创建“美丽庭院”户769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美丽庭院”100户。通过“美丽庭院”建设,让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触角由村居向家庭延伸,以家庭“小美”汇聚乡村“大美”,真正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