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资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节约粮食,厉行节俭,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与国家和社会整体发展息息相关。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进来,以自觉行动坚决向餐饮浪费行为说“不”。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勤俭节约一直以来是我们“兴国之光”的传家宝。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资的极大丰富,有些人勤俭节俭的意识慢慢弱化,无论是在婚宴、请客还是在餐厅吃饭,铺张浪费的现象随处可见。有人说了,花的是自己的钱,是否管得太宽?也有人说了,自己浪费的这点粮食并没多少,从总量上讲“无伤大雅”。还有人说,请客吃饭就是需要“面子”,一桌菜都“光盘”了,这不就显得“小气”了吗……总之,在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固化的影响下,对于浪费,人们总能找到这样那样的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仔细分析,这些浪费行为产生的根源,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认识不到位,是过时的消费观、人情观在作祟。
粮食安全既是国家的生命线,也是每个人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耕地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从长远看,粮食供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粮食安全问题绝对不可小觑。可以想象,如果每个人都浪费一点,加在一起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每个人都节约一些,加在一起则是一笔巨大的资源财富。因此,粮食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坚决制止餐饮浪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最直接的参与者。我们要认清“节约粮食,厉行节俭”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健康理性消费观念,树立戒奢宁俭的生活态度,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珍惜一粥一饭。要少讲点“面子”,多要点实惠,在家吃饭合理定量,坚持“光盘”行动;在外吃饭厉行节约,合理点菜,不贪丰求盛,不让盛宴变“剩”宴。要共同出力、齐心参与,在社会上营造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打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餐桌上的文明,让居安思危、惜食有食的观念深入人心。
“成由勤俭败由奢”。我们要记住“丰年要当歉年过”的古训,把勤俭节约落实到生产建设各领域、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让节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用实际行动守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守护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