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滕州

“服务+”为乡村产业振兴赋能

时间:2020-07-28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水碧山青,百果飘香。时下,行走在东郭镇,处处可见山水与诗画完美融合的动人景象:连心路两侧,村落错落有致,村民生活和美;沿路而上,青山与良田、风景与自然相互映衬,宛如意境深远的田园画,徐徐铺展开来。自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进驻东郭镇以来,他们立足基层实际,推行“服务+”理念,坚持因村施策,深度挖潜、一线帮扶,推进农村特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加速跑”。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入驻之初,服务队开展“把脉式”调研,邀请专家、教授和管理人士论证规划,咨询农业、旅游、营销等专业人员的意见,加强可行性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反复梳理,服务队制定了助推“五大振兴”的18项重点服务任务,形成“以产业振兴为龙头,以特色振兴为亮点,统筹推进五个振兴”的整体发展思路。思路形成之后,服务队通过争取政策支持,围绕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在小党山村引导建设全市体量最大、品种最多、采摘持续时间最长的葡萄长廊特色产业,以村内现有街巷为基础,沿街建设5000米的高标准钢结构葡萄架,种植“玫瑰香”“巨宝特早”等优质葡萄,形成“四横八纵”绿色长廊,构建“村集体+农户+合作组织经营”的特色近郊游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此外,坚持为产业赋能,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打造葡萄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长廊。

为更好地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服务队选择在下户主村,建设35亩高标准钢结构封闭式恒温大棚大樱桃基地和500亩春雪桃园项目,重点培养“名优特稀新”经济作物,发展三季果品采摘产业,推行“村集体+农户股份制经营”模式,并引进太阳岛手套厂项目,实现当年引进、当年收益,村集体增收10万元。在上黄庄村,服务队立足莲青山优势资源,以山区风貌特色经济为方向,规划“南果、北药、东旅、西农”基础产业,建设民宿群落和农耕文化体验园,种植无刺花椒、金银花等;在中村,争取资金建设了集文明教育、党建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主题广场,加快推进中村商贸城改造。在辛绪村,服务队以村企融合发展为方向,高标准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特色产业的培育、样板村的打造,让以上5个村由内而外发生着变化,让村民们切实得到了实惠。“我们村在服务队的帮扶下,建设了党员培训学校、民宿,基础设施完善,村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双提升,这一切都归功于服务队。”上黄庄村老党员赵延法感慨地说。

“发展道路”铺好了,村民们能不能顺利走下去,关键要看自己。“乡村振兴之路要看长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村民自身要有技术,企业也要有自己的品牌。”省派驻东郭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王豫生说。为更好地帮助企业高质量发展,帮助村民掌握科学种植技术,服务队一方面牵线搭桥,做好恒仁工贸、辛化硅胶等企业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另一方面结合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利用省生态学会举办报告会、上级专家来滕考察等机遇,组织200余人接受农业环保、农田保墒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农民群众的技术水平,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夯实基础。

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服务队高度重视发挥村党支部的组织引领作用,着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其中,投资200余万元,在上黄庄村建设了淬火提质党校分校,成为基层党员培训的新阵地;全力做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目前服务队帮扶的5个村全部成立合作社。加强服务村党组织的制度和作风建设,优化党员队伍,注重培养年轻后备干部,打造“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实现“1+1>2”的党建效应,激发党员的使命担当意识和干事创业热情,以实际行动影响群众,用事实成效带动群众,让乡村振兴成果惠及群众。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