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高思想认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有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依托。全市上下必须牢牢坚持思想引领,切实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全过程,不断完善载体、充实内容、创新方法,加强全民理想信念、文明理念和生活观念教育,从根本上提升市民群众的文明素养。
创建文明城市不是为了得到一块牌子,目的在于提升整个城市市民的文明素质,引导大家有文明之心、行文明之事,推进全社会的文明发展。近年来,全市上下围绕创城标准,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环境、着力改善民生等有形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途径,不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市民素质明显提升,广大群众更加自觉地遵守文明标准规范,文明意识明显增强,公共道德意识明显提升,公共秩序明显好转。但是,要做到持久文明、全域文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当前,我市在“软件”建设方面仍有差距,不文明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乱停乱放、乱扔杂物、乱设摊点等等行为屡禁不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创建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在抓牢关键环节上持续、精准用力,从“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夯实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共同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以思想为引领,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文明素养,要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深入贯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千家万户、植根群众心中。要持续开展文明交通大劝导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组织各级文明单位、各类志愿服务队伍,走上街头开展文明志愿服务,引导市民遵守文明规范,制止各类不文明行为。同时,在新闻媒体用好负面曝光机制,及时曝光不文明行为,推动群众文明素养整体提升。
提升市民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离不开浓厚的宣传氛围。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创建成果、先进典型,把声音调到最大,把氛围造到最浓,把舆论引导作用发挥到最佳。要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大创城社会宣传力度,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强化典型示范,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道评选等活动,深入推进文明创建。要积极开展文明公益宣传,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开展中小学主题班会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引导市民讲公德、讲秩序、讲礼让等文明习惯,形成创建文明城市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文明的城市需要文明的市民,城市形象的提升离不开市民素质的提高。市民是城市的名片,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折射出城市的形象。因此,我们在努力改变城市环境面貌的同时,必须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在全社会持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建立起良好的曝光、评议、劝导以及惩处机制,打好除陋习、树新风的攻坚战,努力使市民素质得到持续提高,让文明观念长驻每一个市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