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基石,园区是产业发展的承载。聚焦产业振兴,加快高质量发展,必须突出园区的聚合力、引导力和企业的创造力、竞争力,坚持改革创新思维,采取行之有效措施,着力深化园区改革,全力支持企业发展,通过一个个高端企业连点成线,借助一个个高水平园区连线成面,加快形成完整成熟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全面释放产业振兴的强劲动能。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胜利,很关键的一条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新发展理念在滕州的落实落地,充分运用深化改革手段,大力实施高质量双招双引,引入了启迪亚都等一批高精尖项目,培育了墨子科创园等创新型平台,有效解决了产业结构陈旧、既有企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但也应该看到,当前,园区平台效应不突出的问题,企业同构同质低端竞争的矛盾,在我市同样存在。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矛盾是改革的起点。园区也好,企业也罢,二者作为产业振兴的前沿阵地和实施主体,以改革的手段优化园区平台,用务实的举措培育实体企业,是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走好产业振兴长征路的必然保障。
要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把园区建成产业振兴的大平台、好载体。要聚焦“去行政化”,积极推进“管委会+公司”、薪酬分配等制度改革,实现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绩效化考核、特色化发展,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类园区产业架构,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要下功夫完善园区管网、交通等基础设施,加快产业园区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快速提高产业集聚的综合承载能力。要深入开展“双唤行动”“双培工程”,做大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商平台,提高出口便利化水平。要支持企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承揽工程,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支持企业在全球开展并购、重组,在海外建立原料基地,与境外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要发展更多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产业振兴主力军。坚持既要铺天盖地、又要顶天立地的理念,深化实施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全力抓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要鼓励企业推进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打造更多特色鲜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隐形冠军”。要选择一批成长性高、潜力大的企业,“一企一策”扶持帮助,培育更多瞪羚企业、小巨人、独角兽,同时引导骨干企业通过企业技改、股改上市、战略重组等方式,加快发展步伐。要帮助企业降费减负,促其尽快健康茁壮成长。要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完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体系,让更多中小企业集聚在龙头企业周围,扩大产业规模,打造行业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