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聚焦产业振兴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描绘了产业振兴美好蓝图,吹响了高质量发展冲锋号。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以《意见》为引领,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不断发展壮大簇群经济,强化创新驱动能力,全力构建产业振兴新格局,打造产业振兴新引擎。
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一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惟有创新者进,惟有创新者强,惟有创新者胜。”“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在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有所提升的背后,依然存在研发能力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产品附加值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推进科技创新,紧紧围绕八大产业,布局创新链、完善人才链、凝聚产业链,向创新要先进生产力,以创新强核心竞争力。
壮大簇群经济,强化创新驱动,要坚持规划引领,抓好协同创新。《意见》明确了我市八大产业的发展方向,如何精准高效推进,首先在规划。没有产业规划的要抓紧编制,科学规划发展重点、空间布局、主攻方向以及跟进配套工程项目,画好产业发展路线图。已有产业规划的要列出任务清单,排出时间表,以规划引领产业快速发展。要立足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北理工鲁南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已形成的一批科研成果、发明专利,以更快速度推进产业孵化。要坚持以“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为突破口,打造更多像北理工鲁南研究院、墨子科创园这样的创新平台,建设更多“国”字头、“省”字头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不断强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支撑。
壮大簇群经济,强化创新驱动,要统筹资源要素,抓好人才引育。要统筹新增建设用地与存量土地,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科学合理布局产业用地,并在土地、水、电、气等生产要素方面优先保障。要充分用好产业引导基金,撬动各方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提升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服务水平。要坚持以企业需求引才、以产业舞台聚才、以环境配套留才,加强产学研合作,助推企业技改,加快产业改造升级,确保新引进高层次人才与产业振兴比翼齐飞。要打好“错位引才”牌,面向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名校,吸引各类优秀毕业生来滕创新创业。要既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又重视金蓝领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发挥好市新旧动能转换职工技能创新培训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化工技师学院的作用,不断壮大工匠型人才队伍规模。
壮大簇群经济、强化创新驱动,要注重分类施策,抓好品牌创建。一业一策、分类施治,才能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规律,探索不同产业发展路径。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要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加速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集群化步伐。现代高效农业,要围绕农业“新六产”,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升优势品牌农业综合竞争力。文创旅游、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现代服务业,要抢抓消费升级、产业升级重大机遇,释放消费新动能,着力发展生活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产业金融、电商物流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产业升级、服务业发展双丰收。要鼓励引导企业争创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本土品牌。要大力培育和弘扬滕州“工匠精神”,积极组织“滕州工匠”“滕州首席技师”等评选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坚守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积极投身到产业振兴、产业报国的创新创业热潮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