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滕州

东西大穿越,墨子湖“湖底隧道”明年贯通

时间:2019-09-18 来源:滕州日报

  全长2600米,工程总造价约5.9亿元的高铁新区墨子湖隧道,大约20分钟,就可以从老火车站穿越到高铁东站。作为我市首条湖底隧道,同时也是枣庄市首条湖底隧道,高铁新区墨子湖隧道工程的建设格外受人注目。日前,记者走进施工现场了解到,目前湖区建设已经完成,工人们正在铺设安装隧道主体钢筋,预计明年5月底完成通车。如今,抽干的湖水已经重新放回湖内,一片波光粼粼中让人尽情欣赏秋日的湖光山色。

  一条湖底隧道联动新老城区

  在水光潋滟的墨子湖畔,秋阳正好。隔着高高的湖坝,东部的隧道主体正在施工。

  滕州市墨子湖隧道及引道工程位于滕州高铁新区,整体呈东西走向,项目起点位于吉山路交叉口处,终点位于首善路交叉口处,主车道为双向六车道,道路全长2600米,工程总造价约5.9亿元。工程主要包括隧道工程、道路工程、电气工程、暖通工程、给排水工程、绿化景观等15个专业工程。其中隧道工程全长1751.1米,包括1304.1米封闭段,采用折板拱形单箱双室现浇混凝土闭合箱体结构,共44节箱体;447米敞开段,采用U型槽结构,两侧各8节,共16节。隧道两侧为道路引线工程,共计849米。

  项目开工至今,湖区段21节箱体已全部完成,墨子湖已正常蓄水。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82万立方米、隧道箱体回填19.9万立方米、隧道箱体混凝土6万立方米、钢筋工程1.9万吨、坡面防护6.2万平方米、隧道防水6.1万平方米、累计完成产值2.8亿元,占合同总价的49.5%。

  “墨子湖隧道引道工程是连接滕州新区与老城区的一条干道,是老城区通往高铁站最近的一条通道,也是滕州市首个‘湖底隧道’,必将成为高铁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大动脉。”墨子湖隧道引道工程项目负责人对记者说,“项目建成后,将大大缩短新老城区的距离,对今后滕州城市发展有重大意义。”

  一个“动脉搭桥手术”创造奇迹

  老一辈滕州人都知道,荆河路一直是滕州的中心。从西至东,沿线有多家重要企事业单位,有建于1911年历经百年沧桑的老火车站,周边更是大型商超林立,是我市最重要的商业中心。荆河路是全市东西走向的交通主动脉之一,但它却是一条“断头路”,往东至唐村附近便了无踪迹,以至于人们要赶趟高铁,不得不一路向北绕行北辛路再向东赶车。偌大一个弯道,不仅极大浪费人们的时间成本,更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墨子湖隧道引道工程,好比是在给滕州市交通系统的心脏做了一次动脉搭桥手术。”市政建设部门一位负责人如是形容。

  这个深埋在湖底的“小手术”,却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库隧同步建设的墨子湖风景如画,观之让人心旷神怡,带来绝佳的视觉享受,改变着城东板块的格局,同时她更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山东省第二批23个供水单元之一。

  据介绍,南水北调调蓄水库(墨子湖)项目总投资27.5亿元,其中水库(墨子湖)投资21.6亿元,同步建设的墨子湖隧道投资5.9亿元。墨子湖总占地4050亩,其中水库占地2600亩,库容1200万方,是滕州近年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重大水利工程。

  通过前期建设,如今墨子湖畔已经凸显出几个明显的特点:

  ——湖库融合。经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完成墨子湖和水库融合及景观设计,按照梯次推进原则,先建设占地2600亩的调蓄水库,然后扩挖1450亩,形成4050亩的墨子湖。

  ——水源补给。水库建成后,将形成3.5亿方地表地下水、4380万方中水和7000万方境外水配置,每年可涵养回补荆泉水源地100余万方。

  ——城市景观。为确保调蓄水库景观的整体性,妥善解決市政管线过湖等问题,同步规划了滕州首条城市湖底隧道墨子湖隧道。同时根据规划,按照国际级的生态标准,融合“一君二贤”(滕文公、鲁班、墨子)的文化元素,建设“一环三带、一心多园”的城市景观,打造高铁新区最重要的生态水系和域市景观。

  ——库隧同步。墨子湖隧道与调蓄水库同步建设,通过隧道将老城荆河路与新区平安路相连接,实现新老城区快速联通。

  未来的墨子湖及周围景观将按照5A级景区一步到位,切实为滕州打造千年生态机理;墨子湖隧道的建设,真正实现新老城区的有机融合,达到资源共享、基础共建、功能互补的良好效果。

  一腔热血惟愿“风景这边独好”

  “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风景这边独好’!”项目经理孙春刚谈起这个工程,如是叹道。

  据介绍,承接项目的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48年,于2012年上市。集团公司拥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工程设计公路行业甲级,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钢结构工程、桥梁工程、公路路面工程、公路路基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交通安全设施分项资质,隧道工程专业承包二级等资质。

  当然,铺设湖底隧道耗时耗力,中间也是险阻重重。2017年,湖底工程进入关键阶段,适逢汛期,大家高度戒备。7月6日晚一场大雨迅猛袭来,城区部分地区降雨量达到200毫米。因雨情急、汛情猛、水势大,给鲁桥建设在当地承建的滕州市墨子湖隧道项目的物资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雨,项目部立即召集各部门人员,紧急成立抗洪抢险小组,由项目经理孙春刚担任抗洪小组总指挥,项目副经理孟磊担任抗洪小组组长,迅速赶往施工现场展开抗洪抢险工作。

  到达现场后,抗洪小组紧急制定了抗洪方案,根据现场的实际水势情况,兵分两组,一组人员疏通加宽泄洪通道,保证洪水尽快分流;另一组人员装沙围堰,防止洪水倒灌进隧道基坑里,确保施工现场财产安全。此时雨势正急,但是情况紧急,眼看洪水就要冲出防护沟,等抗洪人员到岗、救援机械到位后,大家立即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去。从到达现场,到制定方案,再到召集人员展开救援工作,只用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

  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也浇不灭大家的抗洪热情。在将近3个小时的抗洪抢险过程中,大家喊着口号、一鼓作气,用一袋袋砂石筑起了一条近百米的围堰。终于,洪水成功分流,水位降到安全线以下。回忆起这一幕,孙春刚感慨道:这就是我们一代代路桥人传承的艰苦奋斗、风雨无阻、勇往直前的精神,和一颗为公司负责的责任心!

  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60多年来,集团公司建设足迹遍布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同时参建了尼泊尔、巴基斯坦、东帝汶、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越南等海外建设项目。集团公司两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五获国家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一获詹天佑奖和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多次获省部级优质工程奖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创下我国公路与桥梁建设史上的诸多“第一”和“之最”,以其领先技术水平二十二次入选《中国企业新纪录》。集团公司拥有交通运输部认定的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多项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专利、工法获省部级科研奖。

  近年来,集团公司先后获得“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建筑业质量名牌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桥梁建设十大优秀团队”“中国建设银行AAA信用等级企业”等装誉称号。

  “以战略统揽,以文化铸魂,坚持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双轮驱动’,发展质量和效益増长‘两翼齐飞’,整合内外资源,强化内部管控,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将集团公司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路桥施工企业。”采访结束前,孙春刚铿锵有力地表示,同时时刻谨记肩负的社会责任,积极投入各种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