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能够同时加工32个叶片的机床,莫说在国内,就是在国际上目前也是没有的。然而,这么“牛气”的机床,却在位于滕州墨子科创园的枣庄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被研发生产出来。
原来,枣庄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作为一家入驻墨子科创园的科技创新公司,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枣庄市政府共同创建, 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开展协同创新, 不仅成为我市打造精密机床研发孵化制造基地的“旗舰”,而且也是滕州墨子科创园的一张靓丽名片,更成为我市积极打造工业创新“生态圈”的一大亮点。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我市把推进企业产学研合作作为加快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着力点来抓, 将提升创新能力、激活内生动力摆到重要位置,聚焦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先后投资建设了市人才创新驱动中心暨科技创新创业基地、墨子科创园等“基地型”创新载体,与中科院、北航、北理工等国内近30家科研院所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成立枣庄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 北理工鲁南研究院、 国家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滕州分中心, 建成了精密微细结构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 数控机床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初步构筑起“政产学研金服用”结合的创新体系,成为我市工业产业协同创新的主要载体。目前,入驻双创基地、墨子科创园的高科技企业或团队有近60个。
我市全面推进协同创新, 积极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 对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联合攻关、 合作开发, 同时加快成果转化, 先后与中国建材集团、 国科控股分别合作建设北玻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中国建材滕州膜材料研发孵化中心、 中科院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基地等。 目前, 三大基地已有锂膜材料、 电力复合材料等10余个高水平技术成果在我市实现转移转化, 推动了我市高端复合材料、 化工新材料产业实现“从无到有、 迅速做大” 的“一步跨越式”发展, 进一步夯实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 依托创新平台实施企业技改工程, 是更进一步构建工业创新“生态圈”的主导力量之一。 我市鼓励企业大力实施企业技改三年行动计划, 累计实施投资过千万元工业技改项目230个,完成投资80亿元。 深入开展高质量发明创造攻坚行动, 打造一批创新型排头兵企业, 腾达紧固科技获评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山森数控等3家企业获评省中小企业“隐形冠军”,鑫迪家居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大明消毒科技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瞪羚企业, 华能线缆等2家企业入选省制造业百家高端品牌培育企业, 新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总数达到69家。
我市加快推进创新要素集聚,坚持推进大数据产业引领, 以浪潮首席科学家张晖牵头建立的中国机床海淘网建成运营, 引领机床研发制造,帮助企业开拓全球市场,推动机床产业向千亿目标迈进。 抓住滕州浪潮机床工业互联网纳入国家工信部首批工业互联网试点机遇,连线56家机床企业实时收集数据引领研发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