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行走在界河镇的大街小巷上,处处都能享受到干净有序、整洁通畅的出行体验。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内的花木繁茂,街面门头房前没有了乱堆乱放,道路平整宽敞,独具本土人文特色的建筑随处可见,彰显着界河镇城市“北大门”独有的气质,向人们展现着魅力新姿。
镇域环境发生的变化,得益于界河镇大力实施的路域环境整治工程。自去年以来,界河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按照“重点突出、节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立足全镇路域实际,统筹抓好规划设计、拆违治乱、整治提升,全镇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较好地展示了良好的门户形象。
做足绣花功,在全域化规划设计上精准发力。该镇坚持建设与整治相结合,因地制宜,挖掘内涵,全力建设特色门户城镇。突出规划引领,聘请省规划设计院的专家,结合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坚持以徽派建筑为主,点缀鲁南建筑风格,高标准完成104国道提升规划。通过以点带线、以线促面,打造二十里铺样板点2000平方米,目前已实施104国道全线改造,完成立面改造面积2万余平方米。为提升门户形象,该镇立足枣庄、滕州两级市“北大门”的定位,实施104国道精品节点建设,扮靓城际窗口。规划建设墨子鲁班“双圣厅”,弘扬墨子鲁班文化;规划建设“德邻亭”,寓意界河分邹滕,全方位展现我市文化底蕴、城镇形象。注重统筹结合,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创建美丽乡村等活动,统筹实施,一体推进,推动镇域环境整治落到实处。
啃下硬骨头,在铁腕式拆违治乱上凝聚合力。该镇以界朱路、兴官路等主干道为整治重点,全面拆除违建棚厦。压实各级责任,按照“网格化”管理原则,压实属地责任,明确了党总支书记、村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发挥支部书记带头作用,利用十天时间,共拆除兴官路违建棚厦26户、920平方米,拆除占道卷帘门24间。形成宣传攻势,健全完善日常监管机构,成立城镇环境管理办公室,配齐配强管理人员;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发放限期拆除通告200份,形成了部门协调联动、群众自行拆除的良好局面。强化督导调度,坚持每天一通报、三天一调度,及时约谈提醒进展缓慢的单位,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该镇累计拆除违建棚厦175户、656间,清理乱拉乱扯150余处。
打好组合拳,在常态化整治提升上竭尽全力。该镇按照“清洁城乡、全域整治”的目标要求,深入开展“五化五治”行动,累计投资480余万元,全面提升路域环境水平。设施大提升,根据104国道提升规划,实施立面改造、牌匾规范、管道铺设等提升工程,目前开挖下水道3135米,全部填埋直径1米的管道,解决了群众多年来无排污管道的难题;硬化辅道29567平方米,目前正在处理路基。全线大绿化,对104国道全线上土增绿,累计上土40340立方米,砌垒花池13370平方米;在界河大桥北打造精品绿化园1处,可实现邹滕两市无缝衔接。环境大整治,开展京台高速、京沪铁路周边环境整治,重点清除可视范围内积存垃圾及各类废弃物,累计动用机械、车辆600台次,清运各类垃圾2000吨;清理沿街占道、店外经营商户等60余处,拆除违法广告牌匾32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