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张汪镇大宗村村民切实享受到了种植元宝枫带来的实惠:整个夏秋季节,村子周围偌大的元宝枫林很是壮观,一片翠绿,树冠浓茂,身临其中顿感清凉惬意;村民们穿梭在枫树林中,将采摘的新鲜元宝枫树叶炒制后变成元宝枫茶,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成为村民致富的“摇钱树”。
大宗村的元宝枫产业是我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增加农民群众收入的有力例证。近年来,我市坚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采取得力措施,把浓浓的乡愁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一个个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新农村正在滕州大地上崛起。
广袤土地成创业舞台
2016年8月的一天,羊庄镇宋屯村刘超的一个决定遭到全家人的强烈反对。身为侨兴集团ODM海外手机事业部总经理的他,要放弃百万年薪及股份回老家当农民。这可“炸开了锅”。“我当了一辈子农民,辛辛苦苦培养他,目的就是让他走出去。这可到好!竟然放弃这么好的发展条件。”说起这,刘超的老父亲依然余气未消。
刘超还是说服了家人,他坚信,这片黄土地一定能做出大文章。回乡后的他立即创办了问鼎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涉及大樱桃种苗研发、有机种植、生态观光农业等新型产业,高标准建设了1000亩优质大樱桃基地,注册了“鼎樱庄园”商标。同时,坚持以工业化标准从事农业生产,以科技为主导提升传统种植,并在此基础上向农产品电商、品牌创建延伸,基本做到果蔬从原产地采摘到一线城市终端客户只需要24小时。
广阔的农村腹地,沉淀着资源,孕育着无限机遇。如今,刘超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农业梦”,而且还带领周边40余户村民共同走出了致富路。“我相信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农业绝对会越来越有干头。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种出最好吃的大樱桃,改善中国大樱桃农产品市场。”刘超坚定地说。如今,大樱桃种植已成为羊庄镇强劲发展的新动能。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在我市,像刘超这样返乡投身农业的青年不在少数。其中,张梅在龙阳镇创办了锦天牡丹农业观光园,打造集吃住游玩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宋伟成立了亿佳田园农业科技公司,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结合,打造上联供应商下联消费者的电商平台……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是对我市高度重视农村专业人才培育,以扶持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为重点,积极探索新路径所取得的成效的印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人才支撑。
新型农民成热门行当
李国,在我市是一名小有名气的“农民”,他的正德康城蔬菜专业合作社是致力于提供安全营养校园配餐的专业平台。在其“中央厨房”,产业融合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台包子机一小时生产7800个包子,一条68米长的洗碗设备只需4人操作,从新鲜馒头出锅到摆上学生餐桌仅需2个小时。
一头连着学生餐桌,一头连着农户基地,在餐桌端,由“中央厨房”的国家级营养师制定科学食谱,而在田间,“中央厨房”跟合作社签订协议,提供种苗等生产资料,回收合格的农产品。李国说:“蔬菜采摘后营养成分每个小时递减5%到10%,‘中央厨房’建在田间地头,采摘完菜之后直接加工,然后再冷链输送到餐桌上。通过流程再造,可以让1500农户的农产品保证12个小时之内送到5万个学生的餐桌上。”
我市作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六产”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南沙河镇北池村村支部书记秦应炼说,近年来,北池村在尊重农业发展规律和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加快耕地向有实力、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北池村整建制流转土地800亩,引入工商资本2000万元建设了高效立体种植示范园,打造集林果采摘、农耕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特色园区。
“俺以前既要种地又要照顾卧病在床的丈夫,没办法外出务工。现在好了,自从村里成立了产业园,俺在那里打工每月都有几千元的收入,现在的生活好着呢。”村民王玲说。
不唯如此。近年来,我市通过建设产业园,打造现代农业示范、现代农业技术装备集成、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载体,推动农业生产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了一批最美休闲乡村、田园。我市被列为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
进城村民再次返乡
我市有1250个行政村,其中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范围的有1013个。截至去年底,全市建成B级以上美丽乡村413个,覆盖率达41%。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我市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坚持循序渐进、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思路,结合村居区位、特色、经济基础,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西岗镇东王庄村是美丽乡村示范村,也是镇村一体化建设的典型代表。村“两委”按照把环境做美、把服务做细、把文化做深、把产业做强的目标,打造了一个让本村人幸福、外村人羡慕的村庄,获得了山东省“美丽宜居乡村”称号。
走进东王庄村,可以看到房屋规划整齐,道路宽阔平整,路边种植了绿化苗木,几家农户的家门前还种上了果树。漫步村中,乡村记忆馆、文化广场、景观湖、超市、卫生室、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这里既具备城市小区的所有功能,又有着乡村生活的特有恬静。村党支部书记单新民说,这几年农村环境好了,已经陆续有3户搬出去的村民又搬了回来。
70多岁的王维亲是一名退休教师,之前他一直在城里居住,现如今搬了回来。“现在村里环境好了,邻里之间融洽和睦,诊所、超市、图书室都有,生活起来也便捷,住这里比住在高楼上舒服。”王维亲说。
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在我市不胜枚举。荆河畔边的白龙湾村是洪绪镇打造的美丽乡村,近年来随着秀美荆河建设不断推进,洪绪镇集中打造了秀美荆河南岸7个行政村在内的1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位,抓点连线拓片,着力打造白龙湾村的白龙传说、大巩庄村的大巩遗址、新丰村的民事记忆、郝洼村的桃源人家、杜场村的梨花村舍、金庄的浮麦跃金、光明村的温暖家园,建成了一批“基础设施便利、产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风正帆悬正可期,勇立潮头唱大风。新时代下,我市坚持围绕乡村振兴主线,立足打造强市名城,全力破解“农业强不强、农民富不富、农村美不美”三大乡村振兴难题。如今,乡村振兴这场战役,已全面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