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田陈煤矿以枣矿集团336党建工程为统领,凝心聚力高擎如炬的党旗,以党建引领发展,以实干彰显担当。全矿5个党总支44个基层党支部1264名党员聚焦新时代,在红色传承中坚定信仰,在全面从严中锤炼党性,在克难攻坚中展现担当,在服务大局中汇聚力量,倾力打造了“以党建标准化为基础、以党内政治文化为引领”的“强基铸魂”党建工作新模式,书写了极具田陈特色的“红色篇章”。
强基——党建标准化建设固本培元
“我们围绕基础工作、日常运行、检查考核、结果运用等重点环节,通过建流程、定清单、抓绩效、搭平台、树品牌,全面推行党建标准化工作法,推动党建工作落地生根。”该矿党委书记郭永旭介绍。
党建标准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构建标准体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在推动“大巧不工、化繁为简”的固本之举中,该矿本着“流程清晰、格式规范、信息完备”的原则,在矿区率先探索推行党建标准化建设新路径,以“文件+流程+模板”的形式,将28项党建制度、137个核心流程、139个规范文本、128张工作表单、96个标准模版进行全面梳理,编印了《党建标准化手册》,并建立图表化、格式化的标准体系,发挥其可复制、可推广的优势,使基层党支部工作定有标尺、干有方向,推动党建工作化虚为实。
针对基层“不敢抓”“不会抓”的问题,探索推行基层党建绩效管理,从机制、方法、动力等多个方面发力,建立“一托六”党建“一体化”标准考核体系,设立6大内容42项细则168项标准,对党建工作实行月检查、季考核、年评比,为优胜者颁发“流动红旗”,对末位者进行组织处理,考核结果与经济收入挂钩,最大限度发挥激励效能。
运用“智慧党建”的互联网思维,构建实时感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智能分析的“互联网+标准化党建”新格局。突出管理、监督、教育、服务、互动等7大功能,达到上情下达一清二楚,下情上察一目了然,工作落实督促有效,打造了集党务管理、组织生活、互动交流为一体的“智慧党建”平台。开设“田陈印象”“田陈党建”“田陈清风”等38个微信交流平台,构建“矩阵式”空间宣教格局,牢牢掌控意识形态的主动权,不断释放“指尖上的正能量”。
党建工作定位要准、落地要实,才能体现内涵价值。该矿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从地位作用到功能定位,从目标要求到方法措施,从量化实施到推进落实,从工作导向到检验标准,一套完整的党建品牌提升计划得以构建。矿党委层面紧跟企业发展的律动,推出了以融入中心、内嵌管理为内涵的“融合型党建”品牌,以弘扬正气、优化环境为主题的“党内政治文化”品牌,以强化基础、规范提升为内容的“党建标准化”品牌,以联系基层、服务群众为宗旨的“第一书记”品牌,以关注民生、促进和谐为目标的“民情日记”品牌,以选点树标、正向引领为导向的“三好”推荐品牌,以智能化、多元化培训为支撑的“全员素质提升”品牌,以严管真爱、正负激励为手段的“三策九法”安全宣教品牌,增强了党建工作的软实力。
在构建“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的党建新格局中,采取承揽制和委托制的方式,先后推出了“制修工匠”“创客空间”“党员微积分”“机电客服中心”等37个党建品牌、46个基层“党员保安创效示范点”。86项创新成果、128项小改小革成功应用,使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安全管理等同频共振、互融互通,呈现了百花竞放的生动局面,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
从标准化、信息化、具体化、科学化等方面明确党建工作的“过硬指数”,支部组织建设有力强化、党员党性锻炼明显增强、党建重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支部班子过硬、党员队伍过硬、党内生活过硬、基础保障过硬、功能发挥过硬已成为支部建设的“标配”。
铸魂——党内政治文化立心促行
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员干部融入血脉、深入灵魂的精神标识。田陈煤矿围绕思想教育铸灵魂、政治生活强基础、选人用人树导向、廉洁从业立规矩,对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进行探索研究,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文化根基,营造了“尊重、包容、干净、规矩”的政治生态。
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首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该矿构建了党建基地、VR培训基地、创客联盟、德廉考场和党内政治文化主题公园“五位一体”党内政治文化宣教矩阵,不断增强党内政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建设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注入生机活力。
政治文化建设是一个浸染熏陶、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该矿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滋养,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长廊”,大力弘扬“礼、义、忠、廉、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开展“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和谐家园”主题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入党员干部的骨髓。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血脉的“内核”和“因子”。该矿利用党建基地,大力加强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铁道游击队精神、红旗渠精神学习教育,采取“突出一个主题、设计一个场景、发表一次感言、得到一次启迪”等形式,加强党员“党性”和“心性”教育,让广大党员明确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党做什么,让红色基因融入党员干部的血脉。创新利用“虚拟+实景”“手机+红色课堂”等新的传播平台,实现思想教育线上线下同步推进,让精神力量激发干事创业、克难制胜的激情。
该矿立足实际,抓好“531精神”和“北七精神”的接力传承,熔铸“吃苦耐劳、克难制胜,从严治矿、精细管矿,敢为人先、勇于改革,信念坚定、矢志不移”的新时代“田陈精神”,并深深镌刻在每一位田陈人的心中,为企业发展积聚蓬勃的精神力量。
今年以来,该矿先后组织开展传承优秀传统、弘扬爱国情怀、讲述红色故事等系列活动46场次,制作《担当·自信》《强基铸魂》《苦难辉煌》《以案为鉴》等党性教育片6部,编印《榜样》《基石》《塑心》等文化册集,凝聚了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最大正能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映射出时代风采。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该矿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探索构建党委中心组学习机制及以创新问题导向式、观摩触动式、互动研讨式为主要内容的“1+3”党委中心组学习模式。健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党委会、民主生活会和职代会,保持了民主决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严格“三会一课”“报告+阅批”制度,强化全程记实、痕迹化管理。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有针对性地选定“微型课堂、专题课堂、共享课堂”等研讨式党课,丰富了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
“我们积极推进人才晋升‘三通道’优化升级,把品格好、懂规矩、能干事、敢担当的同志提拔重用,以端正用人导向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围绕干部选拔任用,矿长刘小平说。
该矿把选人用人作为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制定《实施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若干规定》,出台了对违规违纪人员“五个一律”的处理规定,先后严肃问责通报作风不实、履职不到位、工作失职管理干部126人次,点名道姓通报298人次,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促进了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目前,80后中层管理人员达40余人,先后有26名管理干部通过公开竞聘和组织推荐走上矿处级管理岗位。
“我们围绕建设‘规范规矩型’企业,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作为党内政治文化的鲜明底色,做到激浊扬清、正本清源。”该矿纪委书记段成伟说。
该矿大力推进示范引廉进班子、党课谈廉进基层、监督保廉进项目等“六廉六进”廉洁文化品牌建设,创新实施心理帮扶、心灵震撼、心智疏导等“五心五谈”工作法,着力提升各级管理干部廉洁从业价值观。突出问题导向,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建立党委、纪委、专业领导等五个层面的责任清单,推行党风廉政建设专业负责制,扣紧责任链条。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集团公司“九坚持九反对”作风标准,建立管理干部问责问廉问效制度,出台作风建设“九条纪律”,持续开展“说老实话、做正派人、干实在事”及“察实情、抓执行、转作风、提效能”主题实践活动,严明各级管理人员政治纪律,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培厚了党内政治文化的优质土壤。
田陈煤矿对政治文化建设的积极探索和勇于实践换来了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风政风焕然一新,选人用人正气充盈,干事创业激情汇聚,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矿井创出最长历史安全周期,山东能源首座生物质发电项目建成投运,田陈富源2×35万千瓦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加速建设,山东能源“枣庄煤电化综合利用基地”战略有序落地,矿井转型升级获得重大突破,安全管理、转型升级、党建品牌“三大比较优势”持续彰显,由连年亏损到扭亏为盈,从大幅增盈到转型升级,交出了一份业绩亮丽的答卷,成为矿区名副其实的骨干矿井,实现了“老树发新枝”的蜕变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