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界河镇唐楼村看到,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延伸到了家家户户,宛如一条银线把农户像串珠子一般全部串连起来;一辆辆公交车缓缓地行驶在乡村道路上,畅通无阻;一排排房屋整齐有序,四周绿树环绕,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现在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感觉跟城里一样,整个村子都上了一个档次!”已经成为该村村民的共同感受。
农村道路“户户通”是我市交通惠民工程亮点之一。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实施“大交通”带动战略,扎实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和农村公路“户户通”、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等民生实事,确保了各项工作全面发展、整体推进,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如今,我市实施的交通惠民工程给众多市民、村民带来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乡公交一体化,让青山绿水不再遥远
一条条伸向远方的公交线路,不仅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也使美丽的青山绿水不再遥远。今年5月,市交通运输局开通了柴胡店镇葫芦套方向(旅游景区)的城乡公交线路,游客出游更加方便。今年上半年,柴胡店镇葫芦套影视基地迎来开门红,接待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50%,接待游客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理念,以推进“城乡客运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全面整合优化城乡客运资源,按照分期分批、稳步推进的原则,将城际间和市区至各镇街、大型厂矿区、行政村及旅游景点的客运班车逐步改造为公交化运营,构建以市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换乘方便、服务规范的城际、城市、城镇、镇村“四位一体”的公交运营网络,实现了城区500米、镇街1000米的区域公交车的全覆盖。
我市还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大力发展低碳、高效、大容量的纯电动公交车,加快老旧车辆特别是黄色环保检验标志车辆的更新,倡导绿色出行。目前,累计购置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888部,淘汰老旧黄标车辆700部,新能源公交车占比从改造前的30%上升到81%。
“户户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民心工程
“农村公路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毛细血管’,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基础性工程。我市计划2016——2018年建设‘户户通’3800公里,让全市群众彻底实现晴天不沾土、雨天不沾泥的目标。届时,工程全部竣工后将成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赞誉的民心工程。”近日,在谈到“户户通”建设时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玉法如是说。
自全面启动村级道路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工作以来,我市以“畅通、安全、舒适、美观”为目标,出台实施方案、技术指南、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并成立了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指挥部,财政承担60%的建设资金用于农路进行提档升级,构建纵横交错、出行方便的乡村公路网络。今年计划完成1100公里建设任务,目前已开工建设835公里。
我市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坚持送政策到村、送服务入户,把“户户通”优惠政策向群众说清楚、讲透彻,充分激发群众跃捐资修路的热情。我市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社会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并委托专业监理公司实施旁站式监理,统一资金管理,严格交竣工验收程序,实行阳光工程。目前,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026.2公里。
道路安防工程,为群众出行装上“安全带”
“以前走路坑坑洼洼,河两边儿光秃秃,都不敢叫小孩儿单独走。现在好了,路平了,也宽了,还安上了护栏,俺现在不管大人孩子出去,可放心了。”东沙河镇姜桥村支部书记姜永军一说起交通部门实施的道路安防工程,脸上满满都是幸福的笑容。
为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我市在加大公路建设改造力度的同时,持续不断的整治道路安全隐患,按照突出重点、分类实施的原则,科学制订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设计划,专门成立了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并将安防工程纳入考核体系。目前,先后制作标志标牌4680块、安装波形护栏16千米,划设标线45470平方米,设置减速丘14453米,护砌临水临崖路段4000多米,疏通於堵边沟70多公里;更换轮廓标11860多个,栽植示警柱13400多个;设置黄(爆)闪灯310处,清理通视三角区45618平方米,实现了隐患整治销号制。
我市还积极搞好示范创建,按照施工标准,相继完成了红荷旅游路、东木路等安防工程示范路建设,并召开了现场观摩会,树立样板,以线带面,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放心工程。去年,我市累计投入4300多万元,完成了367公里县乡公路安防工程建设。“今年,我们将按照便捷、安全、舒心的标准,继续加大村级公路安防工程,计划投资1287万元,完成2600公里村级公路安防工程建设。”张玉法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