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里红白事有专人管,过去摊上个事,随个礼金,一二百块都拿不出手,大多数都是三五百元,办个场起码要几万块,现如今随个礼只收50元左右份子钱,不参加酒席;办个场上限10桌左右,每桌不到400元,老百姓办起事来心里有底了,也不揪心了”。日前,谈起移风易俗带来的可喜变化,东郭镇上黄庄村村民老马道出了自己的肺腑之声。
今年以来,东郭镇按照省、枣庄滕州两级市乡村文明行动安排部署,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有关纪律,引导广大群众建立文明、节俭、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进一步解决红白喜事中低俗、铺张浪费等热点难点问题,倡树孝文化、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逐步实现移风易俗经常化、婚丧事务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全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该镇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教育。突出“崇尚文明节俭,倡导移风易俗”主题,层层召开会议,全面进行组织发动,利用村级广播、宣传车、进校园“手拉手”等形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先后在镇村主要干道悬挂横幅456条、制作宣传展板216块,线杆标牌296块,发放宣传单1.2万份,入户培训群众8000余人次,广泛宣讲移风易俗知识。
同时,以村为单位,召开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座谈会,从群众自身感受,座谈交流当前农村中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程序繁缛以及封建迷信等问题,查找开展移风易俗的办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完善《村红白理事会章程》,出台逢年过节、操办红白事、人情份子指导标准,引导群众抵制婚丧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活动。对不按制度办事、红白事大操大办的行为,由理事会进行批评教育和纠正。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该镇组织、纪检等部门注重掌握党员干部移风易俗落实情况,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宣传科把移风易俗作为“四德”典型人物、“文明信用户”评选的重要条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民政科牵头建立完善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加强管理,发挥作用,推进移风易俗健康深入开展,倡文明新风减轻群众人情负担。为促使工作机制长效化,该镇把移风易俗情况列入《村规民约》,纳入日常村级事务管理,把开展移风易俗情况列入村级千分制考核内容,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现如今,比排场的不见了,比孝敬老人的多了,村风民风淳朴了,群众负担减轻了,人情世故成了拉近干部群众间正常亲情的传感器。”该镇有关负责同志深有体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