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河讯(通讯员 赵政伟 王萌萌) 中国马铃薯之乡核心产区界河镇不仅有秀美的青山碧水,更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界河镇党委、政府牢牢把握文化惠民、共享文化成果发展理念,立足优势,精准定位,科学规划,培育载体,致力打造鲁班文化、土豆文化、抗战文化、民俗文化四大文化品牌,在特色风情小城镇发展中注入文化精髓,积极做好“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文章,赢得社会高度评价。
弘扬精益“工匠精神”,深入挖掘鲁班文化。为传承鲁班精神,该镇以界河两岸生态环境和灵泉山森林公园自然环境为承载,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鲁班文化主题公园和鲁班功德堂,较好地展现了鲁班生平与智慧,弘扬了地方历史文化。目前,每天吸引数千人入园健身、游览,已成为周边群众感受鲁班文化、开展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同时,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培育宜游土豆文化。该镇投资50多万元建设了全国首家土豆文化馆、马铃薯主题文化公园,以土豆文化馆、土豆主题公园为节点,开展马铃薯采摘、农事体验、马铃薯美食、马铃薯风情摄影等系列游乐板块,带动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让小土豆成为致富“金蛋蛋”的工匠安修海与土豆打交道已有三十多年,培育出适合滕州本地种植和推广的马铃薯新品种“滕育1号”,在山东省万亩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中取得了佳绩,创造了中原二季作产区历史最高产量。
收集抗战历史史实,弘扬英勇抗战文化。“这是北沙河惨案纪念馆的主展厅,长38米,寓意为1938年发生北沙河惨案……”纪念馆内义务讲解员侯贺庆聚精会神地给前来考察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领导们讲解北沙河惨案纪念馆的规划理念和惨案故事。自开馆以来,该馆先后接待参观群众30多万人次,北沙河惨案纪念馆被命名为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枣庄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守望古老民间技艺,传承鲁南民俗文化。该镇闫楼村借助省级美丽乡村创建机遇,广泛发动,科学规划,精心建设,投资30多万元,利用空闲宅基地新建“昨日时光”纪念馆,该记忆馆以实物和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展示本村的特色文明乡风、优秀村落文化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元素,展示了该村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体现先辈和后人的聪明才智以及邻里和睦、崇文尚德的精神风貌。
该镇通过将传统文化与旅游等产业结合,利用“鲁班”“民俗”“乡情”文化品牌和“生态”等资源优势,吸引艺术家和游客采风创作、休闲度假,同时滋养了界河百姓的精神生活,丰富了城镇底蕴内涵,让文化、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建设实现融合发展,实现了让文化的“源头活水”流进群众的“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