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沙河镇紧紧围绕高铁新区建设,以精致化为目标,以范式化为要求,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深入实施“重点项目推进”行动,严格落实“五个一”项目帮包措施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条禁令”,六合社区“综合街区”的创新、养德公园“海绵城市”典范、综合管廊“试点中的试点”等城市新典范层出不穷,生态宜居新福地逐步显现。1-3月份,该镇启动实施市政基础设施项目18个,完成投资5200万元;开工建设重点项目9个,完成投资2.19亿元。
六合社区建设项目——“综合街区”的创新
六合社区(安置区)建设项目位于高铁新区飞龙大道西侧、朝阳街北侧,社区总建筑面积约146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占地约1000亩,可容纳3.5万人居住,计划总投资约52.5亿元。该社区建成后,将成为全市回迁安置房建设新的典范,对于提升高铁新区品质、增强高铁新区吸引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该项目创新建设理念,按照“街区制”社区进行建设,规划了“一环一心二轴八院落”的总体空间结构,致力于打造成邻里街区、双创街区、开放街区、立体街区、海绵街区、精致街区、智慧街区和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街区”,实现由“村落”到“街区”的转变。该社区还按照居住区级标准进行规划,共有孝贤、子母、亲情等20多种套型组合,社区内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使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贴心服务。目前,社区A区已完成1#、2#、4#楼主体结构封顶,项目整体建设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养德公园——“海绵公园”新典范
养德公园位于高铁滕州东站南侧,东临飞龙大道,南临平安路,占地面积约48000平方米,是集运动场地、休闲健身广场、停车场、园林绿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致力打造“海绵公园”典范。
该园内设置了雨水花园2处、干塘2处、雨水塘及渗透塘各1处,足球场周围设置了线性排水沟,园路以彩色透水混凝土材料为主,并在绿地内设置了植草沟;当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同时,注重绿色娱乐体育休闲,大多选择使用乡土树种,突出地方风格,共栽植大中乔木264株,花灌木466株,早园竹4000株,铺种果岭草约30000㎡;园内首次综合“三大球”场地,场内设有篮球场、足球场、乒羽场(兼排球场)、健身区域、市民活动广场等,打造多功能综合性广场;首次设置7个电动汽车充电桩,绿荫停车场一处,54个停车位,响应了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发展。
高铁新区地下综合管廊——试点中的试点
2015年7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以应对城市土地紧缺问题,确定了青岛、泰安、滕州3个试点城市。滕州高铁新区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就此成为了“试点中的试点”。
高铁新区综合管廊规划总长度21km,起步区内规划建设 10.4km。平安路为荆河路的东延线,是连接新老城区的主要道路,对缓解交通压力、促进新老城区的衔接、融合有重要意义。平安路按照城市道路I级标准建设,结合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采用低态生态雨水收集系统,采取综合管廊管理技术。平安路综合管廊是我市首条高标准建设的综合管廊,总长度980m,标准断面总宽5.6米,总高3.6米,地下深达6米,总管网分为管道仓和线缆仓,各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和吊装口,每公里造价1.2亿元,集中铺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建成使用后,将彻底改变过去管线“各自为政”“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难题,有效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