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滕州

全市金融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

时间:2017-03-13 来源:滕州日报

    东郭镇后村村民宋玉彦一家,由于亲人患病把原本就不算富裕的家庭压垮了,被纳入了贫困户行列。宋玉彦夫妻没有灰心,前年向农商行申请了“富民农户贷”5万元,采购了花生加工设备,经过辛苦经营不仅按期偿还了贷款,还在去年盖起了新房,并在家里开了一个小型超市,实现了长期稳定脱贫。“没有政府和银行的帮助,我们没这么快摘掉贫困户的帽子,真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宋玉彦在面对市扶贫办工作人员的回访时说。

    像宋玉彦一样通过金融扶贫实现脱贫,在我市还有很多。滕州作为山东省金融扶贫试点县,认真贯彻落实金融扶贫政策,市扶贫办牵头引领,统筹协调人民银行、财政局、金融办等单位,加大政策实施力度,创新金融产品,推广信用互助,使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和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16年4月以来,全市共安排财政专项金融扶贫资金550万元,发放小额扶贫信贷1738万元,共扶持44户贫困户自主创业,扶持12家带动贫困户增收的经营主体,可带动180户贫困户脱贫增收,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增加约4000元。

    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进金融扶贫工作。我市专门成立了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也设立了金融扶贫工作办公室,并在村级设立金融扶贫工作小组,形成了市、镇、村三级发力,多部门齐抓共管的金融扶贫新格局。制定出台了《滕州市金融助推脱贫攻坚“1122”工程实施方案》,印发了《滕州市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考核管理办法》、《滕州市精准扶贫托管贷款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制定了工作措施和保障措施,确保金融扶贫工作有迹可循、有章可遵。积极探索金融扶贫富民新路径,坚持以强化信贷支持为基础,以完善金融服务为保障,以健全风险防控为支撑,不断加大扶贫金融资源供给,切实解决农民担保难、贷款难等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扶贫特色优势产业,服务贫困地区、贫困农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深入摸底调查,全面了解贫困户融资需求。市扶贫办和人民银行多次召开系统内、部门间和金融机构金融扶贫推进会,细化分解脱贫攻坚任务,推动金融服务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效需求,促进产业扶持和贫困户脱贫有机结合,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聚集。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帮扶的重点对象,对全市405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逐一进行摸底调查,实行“精准扶贫、一户一策”,开辟“绿色信贷通道”。市扶贫办印发了《关于建立小额扶贫信贷统计通报督查考核制度的通知》,建立完善了小额扶贫信贷开展情况月调度监测制度、小额扶贫信贷月通报制度、小额扶贫信贷定期督查和年度考核制度三项制度,确保识别摸底工作落到实处,为精准发放小额扶贫贷款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金融产品,有效突破工作瓶颈。为加快贫困户的脱贫步伐,市扶贫办联合财政局、人民银行制定了《滕州市金融扶贫“让利贷”贷款管理办法》,积极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创新推出金融扶贫信贷产品“让利贷”。金融扶贫“让利贷”,是指银行机构向有发展前景、热心社会事业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发放的,通过直接和间接让利的方式,支持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的扶贫贷款,通过两次让利方式,确保贫困户人均年收益提高在贫困线标准之上,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推广信用互助,破解贫困户贷款难题。我市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在西岗镇试点成立信用互助社,引导村民把闲钱聚集起来,让有需求的农民和大户,能便捷的贷到款、快发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互助社运行上,明确了“社员内部、规模适度、收益合法、风险可控”的思路和“吸股不吸储、分红不分息、对内不对外”的原则,确保了运转规范。为实现信用互助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市扶贫办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0万元,作为贫困户的入股资金,投入到西岗镇半阁村信诚农村信用互助专业合作社、马庙村惠信农村信用互助专业合作社等5家社区性信用互助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通过享受集体红利、入股分红、内部“贴息”,提高收入水平,提升创业能力,促进有效脱贫。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