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2月23日,市委书记邵士官在主持召开浙商座谈会时指出,外地客商是推动滕州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滕州最应该尊重和帮助的朋友与客人。各级和社会各界一定要关心支持外商及其企业的发展,为他们提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共同推动滕州发展更好更快、更优更强。要求即是方向。当前,我们务必围绕这一目标任务,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快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外商投资企业与滕州共融共存,谋求共同发展,为新一轮转型升级提供支持。
一直以来,尚善尚同的善国儿女,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秉承诚实守信原则,张开臂膀,迎接着天南地北的客人踏上这片热土投资兴业,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赢得了客商的赞誉,推动了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梯次变革、新型政商关系的逐步建立,我市的营商环境与客商的期待、企业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市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对大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狠抓营商环境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我们务必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解放思想、创新方式、深化改革,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提振精气神,全力以赴构建新型政商、和谐地企关系,真心实意支持外地客商及其企业在滕州的发展,真正实现共融共存谋求共同发展的局面。
共融共存谋求共同发展,首要的是以思想的解放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对政府来说,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准确真实反映着一个地区的市场发育程度、对外开放水平、发展潜力和综合实力。在全市上下加快推进“五大经济”转型发展的当下,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推动新一轮转型跨越的基础所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要牢固树立“关心支持外地客商就是关心支持自己的家乡,支持帮助企业就是为了自己吃饭生存得更好”这个理念不动摇,以为客商服务为荣、为企业服务为荣,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入手,共同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努力打造一流的经济发展环境,帮助客商提升经营本领,在滕州这块热土上勇当弄潮儿。
共融共存谋求共同发展,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客商和企业面临的实际难题。要清醒地认识到,每个外来投资者都是新市民,每个外来投资项目都在为滕州的发展贡献着光和热,都是滕州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安商亲商爱商,不能仅是一个挂在嘴上的口号,更应作为一种身体力行的姿态。各级领导干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要挑起担子、铺下身子,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用务实的眼光把存在的问题进行透彻分析,逐一研究细化措施,驰而不息地加以解决,不折不扣提供优质服务。要准确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法治建设,加大对干扰企业行为及服务企业不作为、慢作为的查处问责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着力打造公平、法治、高效的市场营商环境,真正让外商满意、让在滕企业永续发展。
共融共存谋求共同发展,需要全市上下尤其是本地企业和广大群众同心同德、同心同向,让外地企业真正融入滕州这个大家庭。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是发展环境的营造者,都是发展过程的参与者,都是发展成果的受益者。在支持外来企业发展中,本地企业不能当旁观者,而要充分发挥东道主作用,积极主动与外商对接,向他们提出好的建议,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他们尽快融入当地,尽快取得效益,实现双向互动发展。广大群众也要充分认识外来投资企业为滕州带来的就业、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切实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多做为企业发展让路的好事,不出为项目建设“设坎儿”的难题,积极参与到打造优越投资环境上来,让外来企业更好反哺本地经济,带动群众幸福指数提升。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哪里的营商环境优、服务质量好、办事效率高、群众基础好,企业就会到哪里发展、资金就往哪里聚集。全市上下务必把共融共存谋求共同发展这一思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化于制、实化于效,全力以赴打造投资兴业的“洼地”,让滕州变得更加宜业,更具魅力,更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