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既有如诗如画的美景,又有流光溢彩的街道;既有古色古香的文化氛围,又有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这就是特色小镇级索。在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理念后,一大批传统村居和产业园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扩大有效供给、促进创新就业、加快产业转型方面取得瞩目成就,为全市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足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之一。对此,级索镇主动采取政策扶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结构调整、培育新增长点等措施,举全镇之力打造新常态下工业经济“升级版”。前三季度,该镇实现生产总值7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7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2.1亿元,向全镇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无工不兴、无工不富,发展经济必须要发展工业。”镇党委书记邢军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据他介绍,级索目前的工业既有优势,也有短板。优势是有自己的产业园,电、水、气、热实行直供;短板是企业群丘无峰,严重缺乏支撑能力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镇党委政府的同志在调查研究后认为,要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必须发挥产业园的优势,以项目建设推进配套完善,以配套完善促进项目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深化工业经济供给侧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邢军如是说。
华闻纸业有限公司的成功重组就是一个生动例子。该公司始建于1986年,原为级索镇姚庄村集体企业,由于管理不善,一度濒临破产。为化解债务、盘活资产,公司实施重组,投资6000余万元对纸车进行升级,并新建了装饰用纸生产线。目前,公司的纸车已满负荷生产,日产文化用纸150余吨,新建的装饰用纸生产线也即将投产,届时公司产能将达到8万吨/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
据公司总经理胡志永介绍,公司重组后还新上了循环水回流装置,每吨纸可节约生产成本100元,实现了生产废水、废纸浆、废渣的循环再利用,每年可增收800余万元。不仅如此,公司还与亿达华闻煤电化公司联合研发了污泥焚烧技术,将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经脱水烘干后用于燃烧发电,实现了废物再利用。
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排头兵”,级索镇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切实抓好园区配套和企业服务。借助PPP模式,进一步完善电、水、气、热、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大对闲置、低质、低效项目的清理力度,盘活存量资源。发挥人社所、项目办等部门作用,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用工、人才培养提供“一站式”服务。强化精准招商,实行新上、扩建、技改、置换一起抓,对博雅新材料、润龙光伏幕墙、荷兰滕州天然至美肠衣等项目,盯住靠上,确保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为镇域经济的稳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级索镇通过精准招商引进过千万元项目32个、过亿元项目8个。其中,投资12亿元的山东依莱特硅业公司已发展成为全国碳化硅冶炼、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投资4.1亿元赛达铝业公司年产新型铝型材5万吨,成为鲁西南最大的铝型材生产企业;投资3000万美元的荷兰天然至美肠衣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每年可出口创汇2.8亿美元,成为亚洲最大的肠衣加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