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其中,我市鲁绣等3个非遗项目亮相,受到了广大参观者的好评。开幕当天,我市组织21个镇街文化站负责人前去参观学习,以促进我市非遗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据悉,本届博览会主题为“非遗走进现代生活”,通过展陈、演示、比赛、体验等形式,全面展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上午11时许,与会人员抵达国际会展中心。在枣庄展区,记者采访了滕州市文广新局党组成员、文化馆馆长狄平山。据其介绍,此次非遗展会,枣庄展区有108平方米,展出了生氏正骨术、伏里土陶、阴平毛笔制作技艺、滕县木板年画、柳琴戏、鲁秀等多个非遗项目,其中来自滕州的非遗项目有生氏正骨术、滕县木板年画、鲁绣3个。“这次展会规格高、规模大,省内外很多地市在非遗工作的开展上有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市文广新局也想借此机会,给我市广大文化系统的干部提供一个学习的舞台,为做好非遗工作提供借鉴意义。”狄平山坦言。
“这次博览会是很好的机会,我想通过此次展会把滕州的非遗项目推向全国。”鲁绣传承人吴迪告诉记者,为了准备这次博览会,她在家做了大量工作,由于前三届的参展效果很好,这次她专门从家里带来了750余套、300多种鲁绣成品,同时还把绣架带来了,在现场根据客户DIY需求进行制作。
据悉,本届博览会共设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成果展、非遗精品展等12项活动,展示面积4.5万平方米,展出非遗作品1.4万件,参展人数3800余人,是历届非遗博览会中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